游戏攻略

我的侠客官府要事(有什么真实的关于土匪的故事)

2023-07-20 13:05:50作者:小编酱

有什么真实的关于土匪的故事

沂蒙匪事

土匪,是古老历史之树上结出的一颗硕大的毒瘤。

落笔写近代沂蒙匪事,我知道不能仅仅用墨水,而应该溶入那众多无辜百姓的漓漓血滴。

初叶,军阀混战,世事纷纭,群凶猬起,匪患遍及,沂蒙尤甚。

多年来,我对沂蒙匪事颇有了解,但始终缺乏勇气用文字作解剖刀将这历史之树上的毒瘤剖开。我不愿让尘封已久的毒气弥散出来,使善良的人们闻而窒息。

八百里沂蒙那嵯峨绵亘的山峦,曾是无山不匪,无峦不盗。七十二崮那峥嵘*.峻的崮顶,处处曾是土匪施暴逞凶的营盘。惯匪如刘黑七之辈,恶名昭彰,曾祸及半个;巨匪若孙美瑶之流,奸同鬼蜮,曾因劫掠欧美洋人而酿造过国际纠纷;女匪似赵嬷嬷之伙,心如蛇蝎,曾使沂蒙百姓一提起这恶叉雌虎便毛发倒竖;悍匪似李殿全之帮,天良丧尽,曾把人性之恶展示得无以附加……至于昼伏夜出,栖于林莽的散匪和那些剪径的草寇、打劫的山贼,更是多如牛毛。惯匪、巨匪、女匪、悍匪、散匪,你来他去,此消彼长,曾在二十余年中搅得整个蒙山沂水蜩螗沸羹,鸡犬不宁…… 地方史志,是历代儒士把老祖宗经历、遭际的事件,用或整齐或残缺的时间和空间缝缀起来的! 一方历史。方志中,匪事向不被编纂者重点关注。但在临沂各县、区的史志中,有关匪事的记述却理重事复,叠床架屋。我知道,那是因桩桩匪事皆过于重大,编纂者很难回避。那些含泣带血的文字,常常戳疼我的眼帘,周身觳觫过后,心灵也常被撕扯得支离破碎。前些年,我曾多次请沂蒙山中与世纪同龄的长者们追忆往昔,他们从记忆的枯井里打捞旧日的苦难时,令我感到:对平民百姓来说,匪事之灾大大猛于战事之祸……

沂蒙山向被视为质朴、坚韧、慷慨和善良的象征。正义战争是折射人类心灵的窗口,战争这个雕塑大师曾把沂蒙山雕刻得那般凝重、庄严、显赫。然而,在这样一架善良的大山里,为何曾匪患为虐?透过桩桩惨不忍听、目不卒读的匪祸,去探求滋生土匪的社会因子、地理环境、文化土壤,去探秘土匪的生存构架、畸形心态,进而探究人类文明的进步与退化,抑或有些许鉴往知来的意义。

一当翔舞的火苗照亮原始人黑暗的洞穴,便明晰地画出了一道人与兽的分界线;当人类告别了生食的血腥,也便告别了动物的匍匐,也便渐次摈弃着兽的野蛮。当时光老人蹒跚至本世纪初,十里洋场的夜上海已有霓虹闪闪烁烁,闭塞的临沂城中也偶见电灯明明灭灭。然而,其时的土匪们却把沂蒙又拖进了原始的黑暗。

沂蒙匪事乍起时,土匪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专事绑架勒赎,弄几个钱大吃大喝,狂嫖滥赌。另一类只劫良家妇女异地贩卖,俗称"贩骚的"。这类土匪常暗中探听谁家有漂亮女子,谁家婆媳失合,谁家夫妻反目,便掠来暗藏奸宿,甜言蜜语,优给饮食,待入其彀中后便伪装成夫妇,远奔异地卖之。贩骚土匪多活动于夏秋,每届青纱帐起,便结伙绑架青年女子,入冬即散。这些散匪的鸡鸣狗盗,仅给有钱的户主和少数年轻女子带来无妄之灾,对整个社会尚构不成池鱼之殃。

鲁南是土匪的渊薮。这一带散匪借世事飘摇之机,由散到聚,由暗转明,滚雪球般地增大,多股匪徒先是以抱犊崮山区为穴巢,洪水猛兽般的向沂山、蒙山扩张,继而横行鲁中。到二十年代末,沂蒙山中有名有号的匪伙多达50余股。它们小者数百徒,中者千余数,大者万余众。天怨人愤,世事阽危,官府不得不例行隔靴搔痒的剿匪之举。百姓为自卫计,也纷纷成立了"大刀会"、"红枪会"等民间组织;为躲匪、抗匪,小村并入大村,村村修围墙,筑圩子,买,造土炮,设哨楼;不少地方还成立了"联庄会",一处有匪患,八方来助剿。

然而,石垒的围墙,却很难抵御匪的疯狂;封闭的圩子,往往成为民众的坟场。

二十年代末,对沂蒙百姓来说,是最为可怕的岁月,连年旱魃为虐,不少山村,场上的碌碡都不曾打滚儿,乡亲家无宿储,室如悬磬。哪村哪庄若无力上交或稍有迟缓,刘匪部便破围屠村,一例诛戮。

临沭县的郇杵林村,在炎夏被一个人称"大尾巴"(当地人对狼的别称)的匪首率匪破围屠村后,无人收尸,逃荒到关外的乡人于寒冬回村时,才将全村数百口老少的白骨收于一处,葬于一坟……

那是一个鬼蜮横行的世界二

沂蒙山曾有过骄人的古老文明。她那甘冽的泉水,曾哺育出曾子、王羲之、刘勰、颜真卿那样的伟器英华;她那馥郁的五谷,曾喂养过智慧的诸葛亮,也哺育出天文历算学家、珠算的发明者刘洪;为使病母喝上一匙鱼汤,至孝的王祥曾在沂山的大河里"卧冰求鲤";胸有锦绣、勤勉的匡衡曾在蒙山的茅舍里"凿壁偷光"……我不明白,为什么土匪能将世上所有的丑恶曾一度在这里浓缩;我不明白,为什么像赵嬷嬷、刘黑七等如此矮小的生命,竟敢那般恣意嘲弄大山的巍峨?!

有人说,初叶匪患猖獗沂蒙,是因了沂蒙地为山国,交通绝塞。

此说不无道理!

那么多人忽悠岳钟琪,希望他雍正皇帝,他到底有多大的权力

岳钟琪当时担任川陕总督,手握川陕甘三省兵权,于是就有反清复明人士找到他,从他是岳飞二十一世孙的身份着手,说满人是金人的后裔,岳飞毕生都与金人作战,又遭金人陷害,所以劝说岳钟琪调转枪口对准满清,雍正皇帝。不过,岳钟琪最后并没有这么干,但依然遭到了雍正皇帝的猜忌,因此被贬黜。

岳钟琪出自于岳飞三子岳霖这一脉,岳霖在岳飞死时只有十二岁,他长大之后受到了朝廷优待,逐渐成为广东经略安抚使这样的大官。不过岳霖不是武将,所以他也无从为父报仇,只是在晚年着手搜集岳飞的遗文并编纂成书。

岳霖去世前曾留下遗言,说自己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继承父亲岳飞的遗志,也没能给他雪耻,这是让他死不瞑目的一件事。

先公之忠未显,冤未白,事实之在人耳目者,日就湮没。余初罹大祸,漂泊囚螺。及至仕途,而考于见闻,访于遗卒,掇拾而未及上,余罪也。苟能卒父志,雪尔祖之冤,吾死瞑目矣!

不过更为遗憾的是,岳霖的几个儿子都不是武将的材料,所以他们都只是文官,或者是文学家。

但到了明朝时期,岳霖的子嗣开始在朝廷担任武将,不过层次不是很高,都只是一些低级将领。

清朝入关之后,岳升龙的祖父岳镇邦剃发降清,成为清朝武将,虽大节有亏,但仍能变卖家产,守护家乡永泰一方平安,因此也是个被人们口口称赞之人。

岳飞的后人到岳镇邦这一代又开始发迹,岳镇邦本人做到了将军,在对平定吴三桂的战争中立下了功劳。

岳钟琪的父亲岳升龙也很了不得,他先后参与了平定吴三桂,西征噶尔丹的战役,后来又在西炉之役中立下战功,因此被封康熙帝为议政大臣,四川提督,一直活到康熙朝末期才去世。

所以说,岳钟琪算得上是出身于将门之后了,其祖上给他留下的政治资产不可估量,无论是在汉人还是在满人中,都有拿得出手的家族履历来说道。

岳钟琪出生于康熙年间的1686年,他从小熟读经史,博览群书,对于军事理论也有很好的涉及,展现出了非常高的天赋。

1707年,21岁的岳钟琪捐官做了候补知府,随后举家迁往四川并入了四川籍,居住在成都市金堂县栖贤乡的松秀山(后来改为岳公山)。

1711年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屡屡率兵侵扰清朝边境,清朝战事再起,岳钟琪身怀报国之志,于是弃文从武,被朝廷授予四川松潘中军游击之职,开始在松潘地区与准噶尔作战。

1717年,策妄阿拉布坦勾结沙俄进攻西藏,并很快占领了整个西藏地区。不久之后,策妄阿拉布坦又出兵进攻四川理塘等五个地区,形势十分危急。康熙帝任命十四阿哥胤禵为抚远大将军,领兵到青海作战,岳钟琪也被任命为四川永宁协副将。

在随后的战争中,岳钟琪表现出了很强的军事素质,他率领六百精兵击溃了准噶尔三千士兵,成功收复了被准噶尔占领的四川多个地区。紧接着,岳钟琪又率兵突袭西藏饶巴地区,不但杀敌无数,还让六个部落数万人归降,更是生擒了素有万人敌之称的西藏叛将黑喇嘛,并攻占了拉萨门户喇哩。

当时局势对清军十分有利,正好乘胜追击,但胤褆却突然发出了大军不要轻举妄动的决意。

岳钟琪十分着急,于是积极向镇海将军噶尔弼献计献策,他一方面对外公布了西藏叛将的名单,对敌军造成心理威慑;另一方面又日夜兼程,率兵突袭拉萨,最后击败敌军,并降服了投降准噶尔的七千藏兵,成功收复了拉萨。

经此一战,岳钟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美名开始传播开来,康熙帝因此开始对其十分赏识,任命他为左都督,后来又提拔他为四川提督(当时岳升龙已去世),并赏赐他孔雀花翎。

1721年,岳钟琪第一次作为主帅,出兵平定青海境内郭罗克上中下三部的叛乱,仅仅用了七十多天,岳钟琪就以极小的代价,完全将叛乱平定。在这一战役中,岳钟琪采取了以番攻番,速战速决的战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受到了康熙帝的极大赞许,被授予世袭骑都尉的爵位。

1723年雍正帝继位之后,青海和硕特蒙古台吉罗卜藏丹津爆发叛乱,他率兵攻击其他蒙古部族,并杀害了清朝的钦差大臣。在得知消息之后,雍正帝大怒,于是任命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岳钟琪为副将,参赞大臣,挥师西征,著名的清平青海之战爆发。

在这场战争中,年羹尧无疑是绝对的主角,但岳钟琪的表现也是十分优异的。因为清军开战之初所向披靡,致使年羹尧太过轻敌,中了罗卜藏丹津诱敌深入的计策,被围困在西宁动弹不得。

就在年羹尧忧心忡忡的时候,岳钟琪率领六千骑兵杀将而来,打了罗卜藏丹津一个措手不及,不但成功救出了年羹尧,两人还合兵一处,杀了叛军一万余人,还俘获了大量战俘和数万马匹。

经此一战,罗卜藏丹津领兵十万回缩防守,清军在开始进入休整期。

不久之后,岳钟琪被封为奋威将军,并领兵一万七千人悄悄向罗卜藏丹津驻扎的额穆纳布隆吉尔发起进攻,罗卜藏丹津遭受失败,许多王公大臣都被岳钟琪俘虏。罗卜藏丹津带着人马逃走,但岳钟琪紧追不舍,连克数座城池,将罗卜藏丹津的母亲和妹妹,以及众多亲属都给俘获了,罗卜藏丹津只身逃往准噶尔避难。

经此一战,岳钟琪收复了六十万平方华里的青海国土,成为抚平青海的第一功臣,被雍正帝封为太子太保,三等威信公,并升他为甘肃提督。雍正帝为了褒奖岳钟琪,还写了三首诗赠与他,并将自己随身穿戴的黄带送给他。因为岳钟琪的功劳,他率领的部队也被一些人称之为岳家军,岳家军的威名再次在上传播开来。

罗卜藏丹津虽然逃走了,但他的部下谢尔苏噶贼心不死,收集余部在甘肃庄浪卫作威作福,试图东山再起。为了彻底剿灭罗卜藏丹津,朝廷将岳家军士兵人数提升到三万,并让他领兵出征甘肃庄浪卫,一举将罗卜藏丹津彻底消灭。

岳钟琪到达甘肃庄浪卫之后,发现谢尔苏噶的老巢三面环山,只有正面一条路可以攻上去,但他却认为谢尔苏噶死期已到。岳钟琪让士兵趁晚上从山上用绳索顺山而下,进入到石堡之中,打了敌军一个措手不及。岳钟琪再带人从正面进攻,里应外合,很快就消灭了叛军,但狡猾的谢尔苏噶却扮装之后逃走。

岳钟琪剿灭谢尔苏噶之后,将缴获的牛羊都分给当地居民,然后将俘虏的官员和士兵全部释放,让他们在当地好好从事农业劳动,不要再助纣为虐。岳钟琪此举在当地百姓心中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大家也不再对清军抱有敌意。

在安排好一切之后,岳钟琪才向雍正帝奏捷报,雍正帝认为他这种收心的做法很好,于是任命他兼任甘肃巡抚,总管青海和甘肃两地军政要务。

1725年,年羹尧以九十二款大罪被雍正帝赐死在天牢,岳钟琪接替他成为川陕总督。岳钟琪的人生因此达到巅峰,他不但雍正帝的红人,还是封疆大吏,三等公爵,手中更是握有川陕甘三省兵权,手下将士达到十六万人,而且都是久经沙场的精兵强将。

而就在岳钟琪威风八面的时候,一些潜在的危险却悄然而来,最终使他遭到了雍正帝的猜忌。

1727年,一个衣衫破烂,蓬头垢面的疯子突然出现在某地省城的大街上,他拿着一块石头便跑便大喊,岳钟琪要带领川兵丁了!当时全国人都知道岳钟琪深受雍正皇帝信任,谁会相信一个疯子说的话呢?官府很快就以污蔑朝廷官员的罪名将其逮捕。

岳钟琪听说这事之后,知道自己位高权重,又有年羹尧的事情在前,所以他就给雍正帝写了一个奏折来澄清视听,洗刷冤屈,顺便表一下忠心。

雍正帝这个人人本来猜忌心就很强,他本来还觉得没什么,但岳钟琪急于撇清,就让他有所怀疑了。而雍正帝则在岳钟琪的奏折上批了密密麻麻的字来安抚岳钟琪,更加说明了他心中的担忧,只不过那时候他还不能把岳钟琪怎么样。

那么,这个疯子究竟为什么要说岳钟琪谋反呢?我们如果再看看后面发生的一件事,或许就清楚了。

1728年,反清复明人士靖州秀才曾静派遣门人张熙给岳钟琪写了一封信,信中先是将雍正帝的所作所为痛斥了一番,然后又说满人是金人的后裔,岳飞抗金的故事至今还历历在目,你岳钟琪怎么能满人效力呢?信的最后还说,希望岳钟琪反叛清朝,满人的统治,为宋,明二朝复仇。

曾静虽然是个秀才,但是水平还是很高的,他对岳钟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而且抓住了矛盾的关键点,如果是个五大三粗的将军,恐怕就真信了他了。但岳钟琪可是个文武兼备的人才,也知道反叛的后果是怎样的,所以他不打算这么做。

但岳钟琪也是个极为聪明的人,他给曾静回了一封信,假装说自己愿意跟着曾先生一起反清复明,进而找机会跟曾经见了面,然后设下埋伏将曾静一伙人给抓了,然后将他们交给雍正帝处理。

雍正帝也故作姿态,假装对岳钟琪继续信任,任命他为宁远大将军并加封少保,实际上他对岳钟琪已经非常担心了,只不过因为当时无人可用,只能依靠岳钟琪对虎视眈眈的噶尔丹作战。

1729年,准噶尔可汗噶尔丹策零举兵三十万进攻科尔沁和噶尔噶草原,形势十分危急。雍正帝任命傅尔丹为靖边大将军,率领满蒙旗兵作为北路军,让岳钟琪领兵十六万士兵作为西路军,出兵噶尔丹策零。

然而狡猾的噶尔丹策零见清军来势汹汹,于是就写了一封信给雍正帝,说自己将献出朝廷钦犯罗卜藏丹津,以求议和。雍正帝信以为真,便暂停了两路大军的行动,还让岳钟琪回京商议军事。

这其实是噶尔丹策零的缓兵之策,他在听说清军准备班师回朝之后,率领两万人马奇袭了西路军的粮草重镇科舍图卡伦马厂大营,抢走了大量驮马,粮草,军械和辎重,还杀害了大量清军,西路军因此损失惨重。

更为可气的是,由于岳钟琪当时正在去往北京,而代替岳钟琪镇守的将军纪成斌在听闻科舍图卡伦马厂大营正在激战的时候,竟然闭城不出,拒绝救援,后来又隐瞒损失,战果,还企图向朝廷邀功。

等岳钟琪回去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年二月了,他将此事按下不表,开始策划攻打新疆吐鲁番的战役。但不幸的是,岳钟琪派出去的大军到达吐鲁番的时候,并没有遇到准噶尔,只有零星敌人在吐鲁番附近活动。

原来,噶尔丹策零在战前传出了一份假情报给岳钟琪,才将西路军骗到吐鲁番,事实上他已经带着六万人马杀向傅尔丹的北路军,只留下少数人马牵制西路军。

噶尔丹策零在北路军的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然后将北路军包围。经过十天激战,北路军几乎全军覆没,四位将军临俘,一位副将军和七位王公大臣战死,六万士兵只有不到二千人活着回去。

在消灭了北路军之后,噶尔丹策零又转过头来切断了西路军的粮道,将西路军困在了吐鲁番。

吐鲁番天气炎热,饮水又少,士兵们饥渴难耐,粮食又不够吃,战斗力开始出现严重下滑。噶尔丹策零抓住这个机会,不断派兵骚扰西路军,杀害了许多士兵,还抢劫了大量粮草,形势开始对西路军越来越不利。

远在京城的雍正帝在翻阅了所有奏报之后,他不但不为自己轻信噶尔丹策零而悔过,反而将罪责归罪到岳钟琪头上,下令将纪成斌斩首,副将张元佐降职留用,这无疑是对岳钟琪的一种敲打。

岳钟琪所奏,朕详加披阅,竟无一可采。岳钟琪以轻言长驱直入说,又为贼夷盗驼马,既耻且愤。

事实上,雍正帝这明显是有意打击岳钟琪,岳钟琪获胜的时候,就说他计策好;等岳钟琪稍有失利了,就说别人一无是处,这是何道理?

不过岳钟琪也是个聪明人,他使出了一个围魏救赵的策略,亲率一部分人马长途袭击乌鲁木齐,致使噶尔丹策零不得不分兵救援,被围困在吐鲁番的西路军则抓住机会奋力突围而出。

1732年十月,噶尔丹策零有率兵突袭了哈密,西路军的粮草辎重再次损失惨重。好在岳钟琪及时出击,对噶尔丹策零造成了极大打击。

最后一盘算,其实西路军有得有失,谈不上打了大败仗。但雍正帝却对此十分不满,他下令斩杀了岳钟琪的几个亲信,还指责岳钟琪攻敌不速,用人不当。

雍正帝屡次三番对岳钟琪严厉指责,很明显释放了一个信号,那就是他不再信任岳钟琪了。雍正帝的心腹军机大臣鄂尔泰十分善解人意,他当然明白雍正帝的用心,于是上奏岳钟琪,马上就得到了雍正帝的批示,将岳钟琪交部议决。

结果也很快就出来了,岳钟琪先是被削去了公爵爵位和太子太保封衔;紧接着,雍正帝又以让岳钟琪返京商量军务为由,让其将宁远大将军印交给张广泗。

张广泗在接手军权之后马上就岳钟琪,给他安了很多罪名,雍正帝乘机将岳钟琪给抓了,然后被兵部判决斩立决,被雍正帝改为斩监候,罚款白银七十万两。

事情发展到这里就很诡异了,岳钟琪出征准噶尔,虽说没有获胜,但是也没有吃大的败仗。要知道,失败得更为彻底的是傅尔丹,他可是将满蒙旗人葬送得干干净净,致使京城旗人几乎家家戴孝,但他最后也没有被判死刑,怎么到岳钟琪这儿就是个死刑呢?

只能说,雍正帝绝对不是因为一场战争就要致岳钟琪于死地,雍正帝心中有一些东西在作祟,那就是由曾静引发的吕留良案,牵扯到了很多大臣,动摇了清朝的统治,也极大触动了雍正帝的神经,所以他时时刻刻都在怀疑和防范岳钟琪,而战败只是一个除掉他的幌子而已。

更为用心险恶的是,雍正帝居然没有杀死曾静,而是假模假式将其留着,还将与其谈话的内容编成《大义觉迷录》,分发到各地传阅,以此来彰显自己的仁慈和宽容。可雍正帝其实内心怕的要死,他同时还下令大兴文字狱,将所有涉嫌反清复明的书籍全部焚烧殆尽。

事实上,岳钟琪之所以被曾静等人盯上,一是因为他是岳飞的后代,这被曾静认为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二是因为岳钟琪是少有的以汉人身份手握重兵的将军,他是曾静等反清复明人士获取军事力量清朝统治的唯一人选。

不过,以岳钟琪的表现来看,他并没有受到曾静一丝一毫的影响,也没有动摇立场,他还认为雍正帝也会觉得他是个忠臣,实际上直到雍正帝对他下手,他才回过味来,但为时已晚。

不过,好在岳钟琪最后乖乖交出了兵权,他才被雍正帝赦免一死,只是跟傅尔丹一起被关押在监狱中,乾隆二年的时候被释放出狱,成为庶人。

但是岳钟琪的人生并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乾隆十三年的时候,因为大小金川战役让清朝损失惨重,乾隆帝就想到了岳钟琪,他也是宝刀不老,一出马就平定了大小金川,给乾隆帝的十全武功添上了浓重的一笔。

从乾隆十五年到乾隆十九年,岳钟琪以四川提督之职在西藏,四川和重庆等地平定了多场叛乱,功劳卓著,最后在乾隆十九年的时候病死军中,享年六十八岁。

纵观岳钟琪一生,功劳不可谓不小,他平定青海和西藏,让将近两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纳入清朝版图。在整个清朝,作为汉人被拜为大将军,连满清贵族也要听命于他,仅仅他一人而已,年羹尧也无法与之相比。不仅如此,岳钟琪还被乾隆认为是三朝武臣巨擘和五大功臣之一,这也实属难得。

《雍正王朝》雍正帝驾崩,那他身边的乔引娣去了哪里,应该是什么下场

原著中乔引娣的结局

“白虎玉兔同赴大真”,白虎指的是雍正,玉兔指的是乔引娣,同赴大真就是说他们一块归西了!这是来自原著中的说法,当雍正派人四处寻访找了乔引娣的母亲黑氏并把她接进宫的时候,悲剧开始上演了!

原来雍正还是皇子的时候外出办差时和乔引娣的母亲黑氏产生过一段刻骨铭心的情愫,公子落难美女搭救的戏码是小说中常用的套路。话说四阿哥胤禛被康熙外派办差,适遇黄河发大水,胤禛在考察汛情期间被困于洪水之中,慌乱中找了一口缸,在洪水中漂流了三天,后来昏在一处岸边 ,被附近一女子所救。

这女子家里是乐户籍,属于贱籍,被改姓黑,这户人家有两个女儿,大的叫小禄,小的叫小福,两个长的几乎一模一样,胤禛真是被小福所救,后来胤禛在黑氏家中休养期间,和小福好上了,并且私定终身。后来胤禛因为有事离开,而小福怀了身孕为族里所不容,要被处置,姐姐小禄顶替了小福被活活烧死。再后来胤禛派人四处打探小福的下落一直没有消息。

乔引娣是十四阿哥胤禵在回京奔丧途中所救,之后一直跟着十四阿哥,二人渐渐产生感情,十四阿哥胤禵提出要纳乔引娣为侧福晋,雍正以违反祖制为由强烈反对,而十四阿哥因为八阿哥胤禩等人挑唆,一直认定自己才是康熙遗诏上指定的继位人,所以处处给雍正找别扭,对着干,雍正心说你跟我对着干是吧,那我也不让你如意,你不是要娶乔引娣吗?我偏偏要从你身边夺过来。

乔引娣到雍正身边最初很抗拒,准备一死,雍正说了,你如果要死,那么我立马处死胤禵,乔引娣妥协了,但不愿意为雍正服务,雍正也就由着她的性子,后来乔引娣渐渐被雍正的勤政所打动,主动为他端茶递水,最后进而和雍正产生感情,最后被雍正纳为妃,乔引娣提出想要找到自己的母亲,雍正派李卫多方寻找,最终找到了乔引娣的母亲黑氏,虽然多年过去了,但雍正一眼认出了那就是当年的小福,而乔引娣正是他的亲身女儿。

黑氏也认出了雍正,上吊了,雍正和乔引娣的关系变得极为尴尬,他们二人之间最后的对话是这样的:

乔引娣脸色惨白,惨然笑道:“这事是一层窗户纸,再没有捅不破的,天啊,我有什么罪,您要这样惩罚我?先配我的亲叔叔,再配我的……”她的头剧烈地颤抖着,她没有眼泪,也没有哭声,茫无目的地用目光搜寻着什么,口中喃喃而言:“我本想问问清楚,可现在还用得着么?噢,老天爷……”突然,她在炕边抓到了剪花样用的剪刀,看了看,格格一笑,猛地向自己胸口扎去……

雍正此时也已完全失去理智,急步抢上前去,拔出那把带血的剪子,一声狞笑,向自己胸口扎去!但这一剪刀并没有刺中要害,昏沉中见乔引娣伏在案上,似乎还没有死,雍正吃力地说道:“好……很好……你冲这里帮朕……帮我一把,再来……”他踉跄站过去,翻过引娣的脸看,乔引娣身子一下子倒在地上一动不动已是死了。雍正耐着胸中焦热欲焚的火,用血蘸着在青玉案上写了几个字:

不可难为引娣,钦…“此”字没有写完,血已经写不显字了。他也不再去写,在极度的燥热、兴奋、愤懑与痛苦中再次高高举起剪子,对准自己的心窝猛地刺了下去……

原著中这个剧情非常狗血,所以没有被拍出来,最终结局,乔引娣和雍正双双死去,而雍正的死因被乾隆隐瞒了。

《雍正王朝》中对乔引娣最后去向的交代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乔引娣最后出场是陪着雍正散步,在散步中他们互相吐露了内心的真实想法。

雍正问道:“引娣,月亮又快要圆了,你到朕的身边也有六年多了吧”?乔引娣回道:“是六年八个月零二十天。”雍正没想到乔引娣记得这样清楚,数着日子过呢,雍正看了她一会道:“难为你记得这么清楚,你还记不记得,朕曾经对你说过,有朝一日朕会放你回去?”乔引娣微微一颤,没有答话。

雍正接着说道:“朕说过的话算数,明过了八月十五,你就走吧。”乔引娣停住了脚步,雍正也停了下来,二人对望着,乔引娣的眼中满是泪花。雍正道:“怎么了?太高兴了是吗?终于要摆脱朕了是吧?”雍正以为乔引娣是终于要摆脱他了喜极而泣。

而乔引娣却哇的一声哭了出来:“您要赶我走,一道旨意就行了,犯不着这样说,这样对我”。雍正惊讶道:“难道你不愿意走?”乔引娣却哭的更加厉害了。

雍正长叹一口气说道:“朕从小信佛,从小就知道人一生下来就是进入了苦海,因此朕一心想做个善人,想善待一切人,也想一切人善待朕,可朕没有那个佛缘,先帝把这个国家交给了朕,朕为了天下的苍生不得不去杀一些人,处置一些人,还要去夺一些人的财富给另一些人,朕知道,现在天下许多人恨朕。朕也想留下个宽仁厚道的名声,可是看起来做不到了,朕想,哪怕只要有一个人从心眼里认为朕不是坏人,也就心满意足了。”雍正言下之意说:我多么希望这个人就是你啊!

乔引娣止住了哭声说道:“您不是坏人,您是真正的好人,是天底下最好最好的好人,我这么久都体会到了。”

雍正激动的声音有些颤抖,说道:“你终于说出来了……朕等你这句话等了好久呀……有你这句话就够了,有你这句话就够了……”说着尽然留下了眼泪!

乔引娣拿出手帕替雍正擦了眼泪,轻轻地说道:“皇上,我知道您喜欢我,第一次见面,从您的眼睛里就知道您喜欢我,叫我走不是您的心里话,是吗?”

雍正一把揽过乔引娣,抚摸着她的头发道:“是的,朕喜欢你,朕从第一次见到你就喜欢你,这也许就是佛经上说的一个‘缘’字吧,你愿意留在朕的身边,朕心里好高兴,但你要说句实话,你心里还想不想允禵?”

乔引娣又颤抖了一下,头埋在雍正的怀里,哭着说道:“我也想了好久,我曾经想当初在山神庙救我的不是十四爷而是皇上该有多好,后来,我想通了。十四爷救过我,是我的恩人,我当初跟着他是一门心思要报他的恩,可从来就没有在皇上身边这种感觉,我发现自己这一辈子也离不开皇上了,您相信吗?”雍正激动不已连声答道:“相信,朕相信,引娣,朕给你一个什么名分才好?乔引娣摇摇头答道:“不要,不要,只要留在皇上身边就行,我不要任何的名分。”

雍正坚决要给乔引娣一个名分,乔引娣苦笑了笑道:“您要不是皇上该多好啊。”雍正爽朗地笑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引娣!”二人会心的一直笑着。

后来乔引娣提出要最后去看看十四阿哥胤禵,他对雍正说道:“皇上,我只去看他一眼,马上就赶回来。”雍正带着人亲自送她出宫去景陵看十四阿哥最后一次。

之后雍正回宫,收到了八爷胤禩的死讯,并且八爷还给了他一封信,信中回顾了二人一生的争斗,八爷一句:四哥,你累了,歇歇吧,我输了,可你呢却并没有赢,你咬着牙苦苦地熬着,得到了什么,得到的只是生前身后的骂名罢了!

雍正被深深的刺痛了,他确实累了,被刺激的雍正连续吃了两颗药丸,最后吐血而亡!至此,雍正的一生走完,那么,乔引娣最后结局如何呢?我想她肯定得知了雍正的死去的消息,肯定会赶回宫看雍正最后一眼。通过之前她和雍正的对话,她肯定也不会再去跟着十四爷了。

乔引娣只是被利用工具罢了,她是悲剧的

雍正第一次注意到乔引娣这个人物的存在是在太后乌雅氏那里,十四阿哥胤禵去探望乌雅氏,乌雅氏把雍正召了过去,想要兄弟两个和好,雍正以为太后乌雅氏想要老十四再次出任大将军王,雍正以后宫不能干政为由,拒绝乌雅氏说下去。老十四急眼了,他表示他只是想求乌雅氏答应他纳乔引娣为妃。

雍正坚决反对,以满汉不能通婚的祖制为由义正言辞的拒绝了老十四当请求,老十四当即揭底说,你难道就没有违反祖制,你重用的那个刘墨林公然去青楼,二人吵得不可开交,倒是把乌雅氏气了个半死。

再后来,十三爷胤祥去劝胤禵和雍正和好,十三爷苦口婆心的劝道:我是在宗人府关过十年的人!四面高墙一块天,看蚂蚁拖苍蝇上树,看墙角的牵牛花一次又一次爬上去长叶子开花,又一次一次地枯黄败落……比起我,你眼前这点子遭际算得了什么?

十四阿哥道:原来是替雍正劝我回去为他效力?也可以,现在当着皇阿玛的陵寝你回答我!当初皇阿玛究竟是把大位传给谁?十三爷道:当然是当今皇上!

十四阿哥表示,你当然是这样说,既然皇阿玛是名正言顺将大位传给他,你为什么要赶到丰台大营夺权兵变?雍正为什么要急急忙忙部署年羹尧暗中断我的粮草、解我的兵权?不错,我赢得起,也输得起,但这样子输给你们我至死不服!到这个时候还指望着我回京给雍正朝廷卖命!你可以回去告诉他,明着杀暗着杀都由你们,成者王侯败者贼,自古通理,要认命我就认这个命!

十三爷被气的当场吐血,没有劝成,自己反而病加重了,雍正迁怒与老十四,于是命人把老十四身边的都人换了,特别提出把乔引娣抓进宫里!

雍正抓来乔引娣后,乔引娣始终不开口,最后被追问的没办法了,她说了一句:让我死!雍正问了为什么,乔引娣说为了十四爷!雍正不解的问道值得吗?乔引娣说我愿意,雍正说那要是我不愿意呢?乔引娣说道:“你能够不让人生,难道还能够不让人死?”

乔引娣的话彻底激发了雍正的报复心里,他大声说道:能!朕不但能够不让你死,还能够让你在朕的身边服侍朕!她若是自残或者寻短见,朕就立刻赐死允禵!并专门把乔引娣留到了养心殿当宫女!

雍正之所以把乔引娣留在身边,完全是出去对老十四当报复心理,因为老十四不但在夺嫡中先是支持八阿哥胤禩,后来自己又自成一党,处处跟他这个一母同胞的亲哥哥作对。后来雍正继位,老十四在八爷的挑唆下始终认为自己才是合法的继承人,大闹康熙的灵堂,根本把雍正这个皇帝不放在眼里。

之后更是各种闹腾,雍正干脆派他去守陵,老十四越发的对雍正怀恨在心。对于母亲乌雅氏和十三爷的从中说和完全不领情,这彻底激怒了雍正。把乔引娣从老十四身边夺过来就是为了报复!夺妻之恨是对一个男人最沉重的打击,雍正就是要的打击老十四,而乔引娣只是雍正利用的工具而已!

而说老十四娶乔引娣违反祖制完全就是个可有可无的借口而已,因为老十三娶的阿兰也是汉家女子,而且老十三娶阿兰还是雍正一手促成的,可见祖制只是个理由,可有可无,看人下菜的理由而已!

写在最后

在历史上雍正的死因一直是未解之谜,小说原著中的交代太过狗血,而电视剧里没有最终交代乔引娣的下落,乔引娣的最好结果就是隐姓埋名,而她再回到老十四身边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乔引娣在雍正身边待了六年多,以十四阿哥的性格和心胸,肯定不会容纳在雍正身边待那么久的乔引娣。而以乾隆的性格来说,对于乔引娣这样一个特殊存在的女人,肯定不会让外界知晓。

一道菜,一个故事,名菜传说,你知道多少

民食为天贯今古,雅桌论诗酒菜辅。

珍馐香名由来大,佳肴美称故事多。

饮食文化有着悠久历史,菜谱更是琳琅满目,五花八门。在许许多多数之不尽的菜名中,有不少菜名是有一定的故事由来的。现将大江南北30道有名的菜谱名字和其历史典故分别介绍如下:

1、“东坡肉”由来

“东坡肉”是苏东坡在杭州做刺史治理西湖时兴起的。当年西湖治理好后田地不怕涝旱,同年庄稼还得了大丰收。老百姓感谢他, 就抬猪担酒来给他拜年。苏东坡叫人把肉切成方块烧红分给治理西湖的民工每家一块,让他们过年。老百姓都很高兴,夸苏东坡是贤明的父母官,把他送的猪肉叫做“东坡肉”。

杭州大小菜馆老板见人们都夸“东坡肉”,就让厨师把猪肉切成方块烧红,挂出牌子取名“东坡肉”。新菜出来后菜馆生意极其兴隆, 家家饭店都有了“东坡肉”。由于苏东坡为人正直不畏权势,朝中奸臣就设法陷害他。有个御史在皇上面前进谗,说苏东坡在杭州干坏事,得到百姓憎恨,恨到想吃了他的肉,还将菜单让皇上看。糊涂皇帝立刻下旨将东坡贬职,到海南充军。苏东坡被贬后,杭州老百姓忘不了他的好,仍然象过去一样赞扬他。就这样,“东坡肉”被定为杭州的第一道名菜并一代代地传了下来。

2、“涮羊肉”由来

涮羊肉是现在好多人喜欢吃的美食。涮羊肉来源于元朝,和忽必烈有关。据说元世祖忽必烈率军征战途中,想吃草原美味“清炖羊肉”,厨师马上宰羊剔肉,谁知敌军已经赶来,战情突发,来不及做清炖羊肉了。厨师又不想让忽必烈挨饿,于是急中生智将羊肉切成薄片,放在锅里一搅就立即捞了出来,赶忙放了点调料就送了上去。忽必烈饥不择食地吃完就迎敌上去,并大获全胜。事后他觉得刚才的羊肉烹饪方法挺好,就又让厨师按照同样的方法做了一次,建议放了许多佐料,群臣吃完后赞口不绝,于是忽必烈将这种吃法赐名为“涮羊肉”。

3、“螺蛳粉”由来

螺蛳粉和唐代柳宗元有关。据说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官后到广西柳州任职。由于心情不好加上水土不服,导致身体欠安。当地医生无招以治,厨师周万福见主人如此,心如火焚。一天周万福到江边洗菜,顺手捡了几个螺蛳回去,用水泡洗后精心制作了一碗螺蛳粉。柳宗元看见螺蛳粉便胃口大开,一口气吃了一大碗。谁知吃饱后心情居然好了,病情也消除了。从此螺蛳粉成为柳宗元的救命粉的事就传开了,慢慢演变成今天传统的风味美食。

4、“鼋汁狗肉”由来

徐州沛县有一道名吃叫“鼋汁狗肉”。它的由来和大汉开国皇帝汉刘邦有关。相传刘邦和大将樊哙从少年时就是好友,到了青年时樊哙以卖狗肉为生,刘邦则过着贫穷的生活。刘邦常到樊哙肉铺吃狗肉而又付不起钱,时间长了樊哙也承受不起,就让刘邦去打鱼。刘邦去微山湖里打来一只老鼋,樊哙便把老鼋和狗肉煮在一起,熟后竟然味道鲜香,四溢全城,引得全城人士皆来购买狗肉。

因购买狗肉的人太多,一个刀切不过来,于是人们用手撕着吃狗肉,最后发现手撕的狗肉比刀切狗肉更加劲道,越嚼越香,就这样手撕鼋汁狗肉的方法便流传开了。由于鼋汁狗肉历史悠久,风味独特,便成了全国闻名的特色食品。

5、“佛跳墙”由来

“佛跳墙”此菜是清朝同治年间由郑春发改良而成。据说是福州扬桥巷有一位官员在家中宴请当时的福建布政司周莲,官员夫人亲自下厨,选用多达20多种的肉食原料放入绍兴酒坛中,用慢火煨制而成。周莲品尝后,总是忘不了这一口。最后干脆带上厨人郑春发向官员夫人请教。多年后郑春发开设了 “聚春园” 菜馆,将此菜加以改良,选料上多选海鲜而少肉类。菜肴虽出但无菜名。某天菜馆来了几个秀才,堂官捧了一坛菜放到秀才们桌前,坛盖揭开后满堂香气。知此菜尚未起名时,一个秀才便即席赋诗: “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 于是此菜便被称作了“佛跳墙”。

6、“叫花鸡”由来。

叫花鸡又叫富贵鸡,历史悠久,是江南一道名吃。它是把加工好的鸡用泥土和荷叶包裹起来,用烘烤的方法制作出来的一道特色菜。由于它是由一位乞丐创造,所以名为叫花(化)鸡。相传朱元璋带兵打江山时,有次朱元璋打了败仗,跑了三天三夜,敌人在后面穷追不舍。朱元璋筋疲力尽,饥饿难忍,就在这时看到前方地上有一堆火,火间还有一堆泥巴,旁边蹲着一位老叫花子。他一看是朱元璋就说:“我正在烤鸡献给大王。”并把鸡从火中取出,打开泥巴,香味扑鼻。朱元璋边吃边赞不绝口“非常好吃”。从此以后,朱元璋打仗一直很顺利,当了皇帝后就把此菜称为“富贵鸡”。

7、“四喜丸子”的由来

四喜丸子创制于唐朝。有一年朝廷科举,各地学子纷纷到京赶考,其中有名叫张九龄的小伙中得头榜被皇帝赏识招为驸马。此时张九龄家乡遭了水灾,父母背井离乡不知音迅。婚礼那天张九龄获悉父母下落后派人接至京城。张九龄在喜上加喜中让厨师烹制了一道吉祥菜肴以示庆贺。菜端上来一看,是四个炸透蒸熟并浇以汤汁的大丸子。张九龄询问其意,厨师答道“此菜为四圆。一喜,老爷头榜题名;二喜,成家完婚;三喜,做了乘龙快婿;四喜,合家团圆。”张九龄听完大笑道:“四圆不如四喜响亮,干脆叫它四喜丸子吧。”自此后,凡逢结婚等重大喜庆事,宴席上必备四喜丸子。

8、“夫妻肺片”由来

夫妻肺片是川菜里的一道有名的凉菜,是由一对成都夫妻所创。据说这对夫妻以前日子非常贫穷,为维持生计在一家屠宰场打工。屠宰场每天都会丢弃很多牛内脏,因这些内脏边角料腥臭大家都不爱吃。但这对夫妻却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用花椒,辣椒油等重口味调料掩盖牛内脏腥味做成一道可口的菜,没想到一炮走红。此后大家都来吃这道凉菜,这对夫妻的日子也逐步富裕起来,这道菜就被叫做夫妻肺片流传下来。

9、“浆面条”由来

东汉年间,光武帝刘秀为躲避王莽追杀,日夜逃跑,很多天滴水未进。一日深夜行至洛阳附近,见到一户人家,便想讨些饭食,可主人家太贫穷,只有几把干面条,和一些已经放酸的绿豆磨的浆水。刘秀饥饿难耐,主人只好用酸浆把面条、菜叶、杂豆下入锅内烧熟。刘秀狼吞虎咽,竟吃得津津有味。后来刘秀当了皇帝,虽有山珍海味,却依然对当年落难中的浆面条念念不忘,就把浆面条这道菜放入御宴。

10、“开水白菜”由来

开水白菜是由受慈禧赏识的川菜名厨临创制的。临当厨时,不少人贬损川菜“只会麻辣,粗俗土气”,为了破谣立证,他冥思苦想百番尝试,创出了“开水白菜”一扫川菜积郁百年的冤屈。后来临将此菜制法带回四川,广为流传。再后来川菜大师罗国荣调至北京,任北京饭店主厨,负责国宴工作。他将“开水白菜”的烹调技术带回北京,从而成为北京饭店高档筵席上的一味佳肴。

11、“门不鸡”由来

门不鸡这道菜和阎锡山有关。阎锡山是山西五台人,时期重要政治、军事人物,晋系军阀首领。他出生于地主家庭,曾在日本留学,后成为清陆步兵科举人、同盟会会员。武昌起义后被举为山西都督,曾反对又支持袁称帝,后又顺应形势伐袁。曾与冯玉祥、李宗仁等攻,后又扶蒋。有次他跟蒋在石家庄会面谈事,吃饭时间到,蒋手下的人来问吃啥菜,阎锡山谈兴正浓,顺口用浓重的山西口音交代一句“俺们不饥”。蒋手下人没听懂,又不敢过多打扰,以为闫要吃“门不鸡”。厨房人不知怎做,认为“门不鸡”应该是焖土鸡,于是做了一道黄焖土鸡端上去。阎见到“门不鸡”虽哭笑不得,但却发现该鸡特别好吃,就经常吃。于是“门不鸡”就成了五台山特产。

12、“宫保鸡丁”由来

宫保鸡丁起源于四川,相传是四川巡抚丁宝桢所创。一次他家来了客人却没啥菜,跑到厨房一看只有鸡肉黄瓜和冬笋。于是见机行事做了一道黄瓜冬笋炒鸡丁。谁知客人吃后赞不绝口。由此这道菜就流传出去,加之是丁宝桢所创,于是这道菜就被称为“宫保鸡丁”!

13、“白云猪手”由来

这是一道和广东白云山有关的菜。说古时白云山寺院有个小和尚趁主持长老下山化缘,就偷偷弄了一个猪手想尝尝它的滋味。于是在山门外就地掘出灶台,将猪脚煮起来,刚熟之时不料主持正好归来,小和尚急忙把猪手丢在山涧溪水中。过了一段时间有个樵夫上山打柴,路过山溪看见这个猪脚,捡回家用各种调味料配制起,使猪脚甜酸可口,皮脆肉爽。因它是用白云山的泉水制作出来,固得名白云猪手。猪手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能起到美容美肤效果,深受大众喜爱,成为一道历史悠久的广东名菜。

14、“糖醋鲤鱼”由来

糖醋里脊这道菜源于宋朝。当时杭州西湖边住着张山张海二兄弟。张三妻心灵手巧善于做饭菜。某日兄弟俩去打鱼,张嫂也到湖边洗衣。这时遇到乡霸刘员外命打手抢走张嫂,张海张山和刘员外争执后张三被打死,张海遍体鳞伤。刘员外见出了人命怕吃官司,就放下张嫂带着打手跑掉。为避刘,张嫂和张海把张山埋葬后逃出杭州外地谋生。张嫂让张海好好学习为哥哥报仇,她则做工挣钱供张海读书。三年后张海去京城赶考,张嫂被一家饭庄收留做了厨子帮手。一天厨子生病没来,掌柜着急。张嫂便主动给客人做了一盘糖醋鱼,没想到客人夸奖好吃,掌柜喜出望外 就打出“西湖糖醋”的招牌菜。张海中了状元回乡当了知府,寻嫂时在小巷中点菜,餐馆给他端上糖醋鲤鱼,张海感到特别好吃,就让做菜的厨子出来见他,于是喜出望外地找到了自己的嫂子。张海要接嫂子到知府享福,可嫂子不去,并吩咐让他做个好官造福百姓。这事很快传遍杭州全城,“糖醋鲤鱼”也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一道名菜。

15、“过桥米线”由来

过桥米线源于清代。说有一秀才在南湖小岛念书,其妻每日要通过石砌的小桥给他送饭。一日妻子念丈夫读书辛苦,炖了一只又肥又壮的母鸡装入罐中,正准备把饭送给丈夫,但因有要事未能按时送去。当她办完事后,发现汤罐还是热乎乎的,原来是厚厚的一层黄油覆盖汤面,起到了隔热作用。于是便穿小道,走石桥,送到丈夫身边,将米线在热鸡汤里浸泡后,随即捞出放入碗里,秀才吃了十分满意。人们为了赞誉这位妻子,便将这种食品取名“过桥米线”。

16、“汽锅鸡”由来

云南菜系的镇家之宝除了过桥米线,就数汽锅鸡了。相传清朝乾隆皇帝到临安府巡视,临安知府命厨师各献一道菜,年仅24岁的杨沥将火锅的原理运用并改制成美观的汽锅。乾隆大悦,将汽锅带回宫中,从此成为国宴上的名菜。自此,汽锅鸡在滇南地区流传,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17、“虎掌菌炒鸡丝”

虎掌菌在历史上被视为珍品,是向历代王朝纳贡的贡品之一。虎掌菌炒鸡丝这道菜的由来跟朱元璋有关。相传朱元璋孙子建文皇帝被他叔叔朱棣夺了王位后,逃到云南削发为僧。朱棣派刺客到云南行刺。一天,建文帝到南华寺传经, 南华寺住持南禅法师设素宴为他接风洗尘。刺客便潜入厨房,在做成的“巴掌菌”里放了毒药。建文帝不知有毒,边吃边和南禅法师说话。并把盘“巴掌菌”吃得干干净净。南禅法师知他旅途辛苦劳累,便请他早些歇息。建文帝也觉得头昏乏力便昏睡起来。然而建文帝并没死,他还在寺中讲经。原来天上玉皇大帝早知有人要毒害建文帝,就派金虎星下凡营救。金虎星到南华寺外把自己走过的脚印,变成了巴掌菌。这种菌能解百毒。小和尚用采回的新鲜巴掌菌,炒成菜,刺客放的毒已被消解。因为这个缘故,老百姓便把巴掌菌改称为“虎掌菌”。从此,“虎掌菌炒鸡丝”便成了流传千古的一道名贵佳肴。

18、“龙井虾仁” 由来

龙井虾仁发源于杭州。相传乾隆微服私访,在杭州茶农家喝到一杯龙井新茶,深感清香可口,趁人不备,暗抓了些茶叶离去。后来在市内餐馆用膳,叫店伙计用此泡茶。店伙计看到乾隆内着的龙袍外露一角,急忙告诉店主。店主正值烹调虾仁,惊慌中竟把店伙计手中的茶叶当作葱末撒到锅内。想不到这道茶叶虾仁色泽雅丽,滋味独特,吃得乾隆点头称好。此后,这道菜肴便成了杭州名菜而流传至令。

19、“麻婆豆腐”由来

麻婆豆腐是四川传统名菜,始创于清同冶初年,来源是当时成都北郊万福桥有一陈兴盛饭铺,主厨掌灶的是店主陈春富之妻陈刘氏。她用鲜豆腐,牛肉末,辣椒、花椒、豆瓣酱等烧制而成这道菜。因此烹制的豆腐,麻、辣、烫、嫩,味美可口,十分受人欢迎,人们越吃越上瘾,名声就渐传开来。又因她脸上有几颗麻子,故传称为麻婆豆腐。从此麻婆豆腐名扬全国。

20、“大救驾”由来

大救驾这道菜源于清初吴三桂率清军攻打昆明时。当时明朝永历皇帝一路逃至腾冲,饥饿难忍,当地人就炒了一盘饵块送上。永历皇帝吃后赞口不绝,并非常满意地说:“炒饵块救了朕的大驾。”从此,家常炒饵块被世人称为大救驾。

21、“宜良烤鸭”由来

宜良烤鸭又称滇宜牌烧鸭,是云南省经典的汉族传统名肴,起源于明朝,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相传在明人洪武年间,朱元璋封颍川候傅友德为征南首领,率千军万马奔赴云南,同时带上了御厨——南京著名的烧鸭师傅“李烧鸭”李海山。后来云南统一,傅友德被朱元璋赐白绫而自缢身亡。“李烧鸭”闻讯后不敢回南京,便隐姓埋名先后在宜良狗街、宜良蓬莱乡的李毛营经营起烧鸭生意,开了家“滇宜烧鸭店”,“宜良烤鸭”自此传开。

22、“火把虾”由来

火把虾源自彝族新年火把节。说很久以前,天神派了两名大力神到人间搜刮珠宝、财物和粮食。这两名大力神仗着天神的权威和自己的力气,把不愿奉献者的房屋推倒,把牛羊举起来摔死。彝族的百姓苦不堪言,因此推举了智勇双全的英雄阿提拉巴率领大家与这两个大力神斗争。阿提拉巴不负众望,智取战胜了两名大力神。天神大怒,派遣蝗虫铺天盖地向凉山扑来,阿提拉巴立即用松枝和箭竹扎成火把,百姓争相仿效,顷刻间熊熊的火把在各处燃起,蝗虫通通被烧死。人们战胜了天神,保住了庄稼,获得了丰收。据说这天正是农历的六月廿四,从此彝民在每年这天以点燃火把,载歌载舞作为纪念。火把虾不仅外型酷似彝族山寨中燃起的火把,而且口感和做法也别具风味。

23、“石屏烧豆腐”由来

石屏豆腐源于六百多年前。当时石屏县城有户人家住着一对夫妻与母亲,婆婆待媳妇不好,平常婆婆连普通的豆浆都不愿让媳妇多饮。有天婆婆出远门,前脚刚走,后脚媳妇便开始磨豆子、煮豆浆。当豆浆正开锅,媳妇满心喜悦要舀豆浆时,院子里竟传来脚步声。媳妇害怕是婆婆回来遭骂,便赶忙把烧好的豆浆往瓦坛里倒。当她出门一看,进来的人并不是婆婆而是丈夫。于是她喜滋滋的拉着丈夫进屋喝豆浆。谁知揭开瓦坛盖子一看,豆浆竟全部凝固成块了。原来瓦坛内盛着一些她刚打来不久的井水。无奈夫妻俩勉强尝了尝,却惊奇地发现,这凝固的豆浆味道竟比以前的豆浆更加质嫩味美。这一惊人的旷世发现,使石屏豆腐以其独到的制作和别具一格的口味名噪天下,流传开来。清朝时,石屏豆腐就曾一度成为贡品,成了皇室桌上的美味佳肴。

24、“神仙鸭子”由来

神仙鸭子是孔府的一个传统名菜,源于孔子七十四代孙孔繁坡时期。在孔繁坡任山西同州知府时,府内厨师把鸭子出骨,加调料入碗加盖,上笼蒸制而成,肉质酥烂,香气浓郁,滋味鲜美,孔繁坡品尝后,觉得此菜制法与众不同,上笼蒸制以点香三炷烧尽为度,滋味鲆美美胜于它菜,故取名为神仙鸭子。

25、“回锅肉”由来

回锅肉是四川名菜,又称熬锅肉,传说这道菜源于清末时。说当时成都有位姓凌的翰林,因宦途失意退隐家居,潜心研究烹饪。他将先煮再炒的回锅肉改为先将猪肉去腥码味,以隔水容器密封的方法蒸熟后再煎炒成菜。因为早蒸至熟,减少了可溶性蛋白质的损失,保持了肉质的浓郁鲜香,使原味不失,色泽红亮。自此名噪锦城的早蒸回锅肉便流传开来。

26、“杂烩菜”由来

杂烩菜源于南宋。相传南宋时期金兵屡犯,赵宋王朝摇摇欲坠。当时朝廷分主和主战两派,朱敦儒因主战被奸相秦桧在高宗面前挑唆而丢了官职。他回到河南老家后对朝廷心灰意冷,不再过问政事,常常约好友饮酒作诗打发时光。

这年朱敦儒六十寿辰,便邀友小聚。不料从京城传来消息,说抗金元帅岳飞被奸相秦桧以“莫须有”罪名将杀害于风波亭。一时国仇家恨交织,朱敦儒再无心情饮酒,但客人既来赴宴,又不能让他们空着肚子。于是吩咐家厨不摆酒,碟,只把备好的蔬菜熬在一起,一人一碗配上蒸馍吃。而这些旧友都是些养尊处优的人,平日里吃惯了山珍海味,这粗制熬菜哪里咽得下!朱敦儒见大家不动筷子,便夹起一个丸子说:“如今奸臣当道残害忠良。岳元帅精忠报国竟遭惨死。我恨不能砍下秦桧的头颅下油锅…”话没说完,一位客人便忽地站了起义愤填膺地说:“大人,这碗熬菜中的丸子就是秦桧的头,油炸豆腐是秦桧的肉,粉条就是秦桧肠子。我们大家一起把秦桧这厮吃下去,替我们岳元帅报仇!”于是满座客人一齐响应,纷纷拿起筷子,顷刻间把一碗碗熬菜吃了个精光。菜吃完了有人问:“该给这道菜起个啥名字呢?”朱敦儒想了想说:“就叫‘炸桧菜’吧!”

27、“毛血旺”由来

毛血旺源于重庆。重庆西沙坪坝有一古镇名磁器口。磁器口有个重要物资集散地水码头,水码头舟楫如林热闹非凡,街市店铺兴旺商贾云集。水码头有一王姓屠夫每天把卖肉剩下的杂碎以低价处理掉。王的媳妇张氏觉得可惜,于是将杂碎熬制成杂碎汤,增加利用价值。有次张氏在杂碎汤里直接放入鲜生猪血旺,发现血旺越煮越嫩,味道更鲜。这道菜是将生血旺现烫现吃,就取名毛血旺。“毛”是重庆方言,就是粗糙,马虎的意思。如今,毛血旺已引领川菜大军,席卷了大江南北。麻辣诱惑对传统的毛血旺进行了改良和创新,将其汤汁红亮、麻辣鲜香、味浓味厚的特点不断发扬光大,成为一道巴蜀名菜。

28、“无为熏鸭”由来

无为熏鸭是享誉中外的徽名菜,距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它由来还和朱元璋有关。朱元璋小时家穷,给人家放牛。但是东家不给他吃饱肚子,所以一群放牛童聚在一起干起捉野鸭子的活计来。他们不敢带回家去吃,就在野外割些茅草架起火来熏烤。有时烤不熟便埋在火灰裏,等二天扒出来,鸭肉又香又烂,好吃极了。后来,这一做法在民间流传开来,并由安徽省无为县卖牛肉的回民马常有发扬光大,摸索出用锯末熏鸭的独特。从此无为的马常有清真熏鸭生意做大了,而“无为熏鸭”也成了风靡全国的地方风味食品。

29.“东安子鸡”由来

东安子鸡是用刚开鸣的小公鸡烹制而成。该菜特点是:用嫩公鸡和红辣椒煸、烧而成。菜色呈红白绿黄四色相映,鸡肉肥嫩,味道酸辣鲜香。相传唐玄宗开元年间,有客商赶路,入夜饥饿,在湖南东安县城一家小饭店用餐。店主老妪因无菜可供,捉来童子鸡现杀现烹。童子鸡经过葱、姜、蒜、辣调味,香油爆吵,再烹以酒、醋、盐焖烧,红油油、亮闪闪,鲜香软嫩,客人赞不绝口,到处称赞此菜绝妙。知县听说后,亲自到该店品尝,果然名不虚传,遂称其为"东安子鸡"。这款菜流传至今上千年,成为湖南名菜。

30、“奶汁肥王鱼­”由来

肥王鱼又称淮王鱼、回王鱼,国内罕见,产于安徵凤台县境内峡山口一带数十里长的水域里,为鱼中上品。据说西汉淮南王刘安喜食肥王鱼,一次刘宴大臣,因人多鱼少,厨师以其它鱼混充,被刘安识破,大发雷霆:“吾一日不能无肥王,”可见肥王鱼受宠之程度了。后来此菜流入蚌埠、合肥一带民间,并以奶汁鸡汤煨煮,成为徽菜一绝。­

诛杀安德海,丁宝桢为什么敢在慈禧太后头上动土呢

话说同治八年,此时正值捻军回乱渐次平定之时,慈禧太后也正是人生顺风顺水的时候,但突然一件事儿的发生,令她大丢颜面。

说起这事儿,说大不大,但说小也不小,说“不大”,是因为不过杀了个;说“不小”,则是因为被杀的这个正是慈禧太后身边的红人安德海,如今他正是被太后恩宠之时,却被杀了!

这个安德海,在宫内被慈禧唤作“小安子”,他模样长得也算清秀,加上从小就聪明伶俐,又善于傻眼观色,因此从那些木讷之中脱颖而出,讨的老佛爷欢心,成了她身边的红人,受到慈禧重用。

朝臣怕慈禧,但也挺憷安德海,安德海借此没少捞钱,朝臣想要见慈禧或者想私下打听点宫中的事儿,都会找到安德海,使些银子换点消息啥的。很多大臣自甘堕落,利用各种机会勾结安德海,并且对他毕恭毕敬。这令安德海越发的嚣张跋扈,依仗太后宠爱日渐猖狂起来,渐渐忘了自己的斤两了。

这时间一长,安德海以权谋私,勾结大臣的事儿弄得满城风雨,就连经常人宫的恭亲王奕䜣也曾受过他的算计。一次奕䜣对众臣说道:“我要是不杀了安德海这条狗,就对不起祖宗,对不起朝廷纲纪!”

安德海得知后奕䜣发怒的事儿后,也感到有些恐惧,毕竟奕䜣是王爷,自己是奴才。他知道奕䜣不会放过自己,于是经常借着各种机会在慈禧面前说奕䜣的坏话,以挑拨两人关系,据说奕䜣被摘掉“议政王”的帽子,便是安德海从中作梗。

就连年幼的同治小皇帝对安德海和母亲这种暧昧不清的事情有所记恨。据出宫后的老回忆,小皇帝亲手做了一个小泥人,背后刻有安德海的名字,并用小刀削泥人的头。这老问他这是干啥,小皇帝怒气冲冲地说:“杀狗贼小安子!”

这安德海也是个死催的货,不知道是不是活腻歪了,老想着出宫玩玩,顺道捞点银子。于是便央求慈禧给他一个差事,让自己出宫耍上些日子。慈禧宠爱他,赶巧宫中要置办置办宫廷织物,于是就把这差事交给了他。这下安德海可算是得偿所愿了,带着一帮子奴才从京城出来,沿运河南下。这一路之上,穷奢极欲,强拿强索,凶着呢。

安德海与众奴才分乘两艘大船前行,船头挂三头乌旗,船尾挂龙风旗,四周插满彩旗,船前一队士兵,船舱中还有僧人、女乐等几十人伺候他和那些大小,一路上又敲又打,生怕别人不知道是他安德海。所经之处,官员亲自迎接,好吃好喝,另行还要送份大礼。安德海自称朝廷钦差,作威作福,稍有不满,便破口大骂,摔锅砸碗,吓得那些官老爷畏他如虎。那些小也不饶人,仗着安德海威风,欺压他人,弄得县衙叫苦不迭。

等到了山东地面之时,安德海依旧如此嚣张,但却不知道这山东便是他葬身之处。山东巡抚丁宝桢早就知道他出宫的消息,因此十分震怒。他早就对安德海这个阉人有杀意,如今正好到了自己管辖地盘上,他要让安德海有来无回。

各位看官,或许不知道丁宝桢是个什么人物,这位丁老爷可了不起,他乃咸丰三年进士出身,为人刚正不阿。当年僧格林沁在山东剿捻之时,对官员十分不敬,官员慑僧王威势,都惧怕他。唯独当时身为按察使的丁宝桢不惧怕,并且当众与僧格林沁发生争执,最后僧格林沁对他刮目相看。

如今安德海送到自己口边,焉能放过,于是丁巡抚传令德州知府赵新,要求他将安德海招摇情形查录在案,如有不法,立即擒拿。但赵新不敢,只是将安德海过境之事汇报。丁宝桢一面向朝廷参奏,一面派东昌府知府程绳武追赶捉拿,但程绳武依旧不敢,他只追了三天三夜,但不敢动手。丁宝桢大怒,拍下总兵王正起率骑兵追赶,要求务必拿获安德海,拿获不住便提头来见。王正起是悍将出身,果然将安德海于泰安拿获,而后押赴济南。

一路之上,安德海十分嚣张,到了济南依旧嚣张不减,见到丁宝桢不但不跪,而且对着丁宝桢破口大骂,声称自己是朝廷钦差,要给丁宝桢好看。丁宝桢让左右用令牌抽他嘴,把他打得满嘴血沫。丁宝桢知道如果留下安德海会夜长梦多,于是不等朝廷命令,以“大清祖制,不许出都门,违者就地”为由,下令将安德海等人押赴街市处死。

此时很多官员前来见丁宝桢,要求不要杀安德海,因为他是太后身边的红人,杀了他会令太后震怒和难堪。为此,不但会丢了顶戴花翎,还可能导致全家受连累。但丁宝桢不为所动,他知道自己此时不杀安德海,就很难有机会了,也正是因为怕慈禧袒护安德海,所以要在谕旨到达之前,杀了这阉货,为朝廷除一大害。安德海本以为丁宝桢不敢对他怎样,但没先到还是被咔嚓了。

再说慈禧这边,接到奏折后,知道安德海不妙,于是赶忙找到慈安太后,要求一同去找恭亲王奕䜣求情,让他出面帮着调停。没想到慈安不肯,说出宫不合祖制。慈禧硬着头皮去找奕䜣,奕䜣拿出顺治年间由多尔衮铸造的不可干政的铁牌,告诉她这是祖宗留下的,你敢救安德海,就要把这交泰殿中的祖宗铁牌给熔了,看到时候各八旗王爷答不答应。并且要求将安德海凌迟处死。

慈禧欲救下安德海之事最终没有得到任何人的同意,她不得不默认了此事,但为了能有所转机,还是扣留了谕旨两天,希望这两天能想出法子救小安子。但万没想到,丁宝桢竟然在没有谕旨同意的情况下,先行斩杀了安德海。慈禧如五雷轰顶,心中不禁悲伤而且愤怒,但又不能发作,只能强忍。朝中大臣纷纷赞扬丁宝桢,令慈禧对丁宝桢也无可奈何。为了彰显自己英明,她连发两道圣谕,说:“我家法森严,有犯必惩,安德海胆大妄为,有负皇恩,种种不法,实罪有应得!”因此丁宝桢因此事并为受惩处。

慈禧也是个女中丈夫,这件事情,她自知理亏,更没想到慈安会站在奕䜣一边,朝廷会这么恨安德海,自己如果一意孤行,会对自己不利,为了一个奴才不值得。也怪这个奴才太忘乎所以,因此也是活该。

丁宝桢杀安德海一事,大快人心,就连曾国藩也在日记中写道:“我患眼疾已数月,在听闻此事,积翳为之一开!稚璜(丁宝桢的字)真豪杰也!”

相关游戏攻略

相关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