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有名的武器是苏T34坦克喀秋莎,德虎式坦克,为什么没美国的呢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那是你不知道而已。美国二战可以说,海陆空三军任何一种武器都是比较厉害的。美军在所有常规武器领域,并没有明显的短板,这就是综合国力和军力强大的表现。这些武器有很多文章介绍了,萨沙也不想多说,就说说看起来很烂的M4谢尔曼坦克。很多人拿谢尔曼坦克对抗虎式坦克、黑豹坦克,这是不对的。因为谢尔曼是中型坦克,对手应该是德军最常用的3型、4型坦克。谢尔曼坦克对于4型坦克,还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在北非同隆美尔装甲部队在1942年的交手中,谢尔曼坦克大占上风。当时非洲兵团主力是3型坦克以及少量4型坦克长身管型,其中3型坦克只能在500米以内击穿谢尔曼的装甲,装甲防御力也差得很远。英军在阿拉曼战役中大量使用。战役以后,隆美尔写道:“敌方的新式谢尔曼坦克,比我们所有的型号都要先进。” 实际上,在北非战场上德国只有少数几种能在1000米以外从正面击穿谢尔曼坦克装甲的武器,如虎式坦克、Pak 40反坦克炮和四号F2型坦克。而4型坦克大体和谢尔曼坦克旗鼓相当,然而谢尔曼坦克的防御能力比较强。正面装甲厚51毫米,56°倾斜;侧面38毫米垂直;炮塔正面装甲厚76.2毫米。后期谢尔曼M4A2、M4A3、M4A3E8型坦克正面装甲厚63.5毫米,47°倾斜;侧面38毫米垂直;炮塔正面装甲厚89毫米。4型坦克就弱了很多,炮塔装甲厚度不过50毫米。4型坦克只能在800米以内,才可以有效击穿谢尔曼坦克的装甲。德军加厚装甲的4型坦克H型,才有80毫米的正面装甲。就火炮上来说,4型坦克略强一些。1944年后,谢尔曼坦克76毫米火炮,大量换装了M61型被帽穿甲弹,穿深达到了500米击穿94毫米30°钢板,可以在500米的距离击毁德军在诺曼底的主力坦克----4型坦克H型。机动性和可靠性方面,谢尔曼坦克机动性优秀,而且可靠性非常高。苏联曾经得到一批谢尔曼坦克,对它的可靠性非常满意。战后谢尔曼坦克被去掉炮塔,在一些西伯利亚的火车站充当拖拉机使用。这些谢尔曼坦克一直到70年代才退役,前后使用了30多年之久,足可见坦克极高的可靠性。另外就是容易制造。美国二战生产了5万辆M4谢尔曼坦克,而德国只生产了8000辆4型坦克,双方差了6倍之多。M4谢尔曼坦克性能似乎很平庸,但数量优势可以冲垮德军,况且他能够击败包括4型坦克在内,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战场威胁。至于黑豹坦克、虎式坦克都是重型坦克,用M4谢尔曼这种中型坦克当然是对付不了。况且,在美军强大空军和炮兵的支援下,M4谢尔曼坦克更多时候只是作为自行火炮使用,根本不需要和敌人坦克交战。
1辆豹1坦克能对付多少辆T
也许这种对比会相当有趣,从防护指标上来看,纸片一样薄的“豹1”根本怼不住T-34/85任何距离的攻击,这将产生一个或许真实存在的怪相——放到足够近的距离内PK,豹1很有可能打不过T-34/85,二者的杀伤看的是谁先开炮。不过,真正的战争可不是这样的,我们必须承认豹1坦克是一种战后发展的还比较成功的坦克。装甲对豹1的影响其实很小,而火力和机动性上豹1足够摆得T-34/85昏天黑地。按照美军的说法,一辆黑豹平均干掉5辆T-34/85,在机动性、火力、火控方面更具优势的战后豹1没理由比传动故障频频的二战黑豹差,只要运用得力,保持好距离和机动节奏,1:10的战绩豹1应该不存在问题。实际上拖累豹1成绩的仍然是装甲,就如同苏军后来T-34坦克展现的各种战例,它们习惯不要命的冲锋,甚至库尔斯克战役中,因为有些坦克成员训练素质太差,远距离命中率不高,有指挥员下达了“为祖国节省炮弹,200米内再开火”的命令;在普罗霍夫卡坦克战中,许多苏联坦克干脆一头撞了上去,0距离开火换命。在后期对阵黑豹的战例中,苏军选择的也是冲近距离,从侧翼开火消灭的策略。所以,在二战这种不存在冷战时北约空中力量辅助的战场上,豹1尽管是战后车,装甲过于脆薄的特性也使得其生存能力严重拖累其战斗力。根据L7坦克炮的性能来看,2000米以下到1000米范围内豹1可以通过火控取得绝对优势,再接近的话,就很容易被大群T-34/85的火力所影响,越近火力优势越低,被T-34/85近身后会比黑豹还惨,与3、4号的防护处于同等状态。上图.AMX-30坦克在二战以后走上了一条“无甲”之路,它们完全忽略了装甲的作用,只强调机动性、火力和火控。豹1坦克就是那个年代的表率,除此之外,还有斯泰尔SK105、法国AMX-30等坦克等坦克都是这个思路,它们强调机动灵活和“先敌命中”能力,以射程和火力应对苏军钢铁洪流,而许多重型坦克干脆被淘汰出了战场,反正多重都会被穿。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HEAT”空心装药破甲弹的兴起,这种二战后期兴起的设计在今天并不陌生,比如RPG采用的就是此种战斗部。它被大量应用在各种反装甲武器领域,从导弹到火箭弹、炮弹比比皆是。采用了“空心装药”的武器具备强大的穿甲能力,它们无视飞行速度和弹丸质量,纯粹以锥形装药爆炸后推动金属射流“啃噬”装甲,在“复合装甲”出现之前,对当时的坦克装甲造成了几乎无解的影响。所以,“豹1”等当时的坦克直接抛弃了装甲的设计,干脆将机动性和火力等歼击能力强化到极点,它们不奢望能达成正面对冲时1V1的攻防平衡,反倒强调能通过高速机动,如二战时坦克歼击车那样,能快速的组成防线的移动反坦克火力,或者干脆避开敌方矛头,寻求从复杂地形、侧翼、后部进行打击。当然,也正因为抛弃了装甲设计,更多的成本和技术被应用在火炮上,这让豹1的射击平稳性极为良好。作为一款战后设计的坦克,它的L7 105mm炮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属于比较强力的坦克炮,而设计、工艺和新技术应用上,豹1也远比二战时那些仓促制作的前辈们高端的多,它可以轻易的加速到60码,非常灵活的精准移动,并且拥有了“猎-歼”的火控原型。所以理论上豹1完全可以通过灵活的走位及火控优势,很轻松的从远距离干掉苏军的T-34/85,毕竟它的预设敌人是T-55、T-62等对手。火控低劣,机动力远不及豹1的T-34/85很难在被拉开距离的作战中成为豹1的对手,反倒很容易被成片猎杀。再加上豹1拥有着折叠式的白光\红外夜视仪,可探测到1500米外的目标,这对于夜战一抹黑的T-34/85来说优势实在太大。还可以参考二战虎式、黑豹的战绩,在许多战例中,这两种坦克并没有仗着“重甲”与苏军T-34/85坦克群硬碰硬,反倒多是选择从侧翼进行打击,或者干脆在远处依靠精准的火控“点名”,苏联坦克只能大片大片的被击毁在冲锋路上。苏军习惯将装甲部队作为第一矛头发动突击,而德军无论二战还是冷战,都极为重视解决和应对这种问题。上图.T-34\85到1944年才量产如果按照题主的问题复述,将战场选择在库尔斯克,又让德军拥有1000辆豹1,那么这场战争的结局当然是德军取胜。要知道,库尔斯克战役中德军总共投入了2700辆坦克,会战中德军大多数坦克都是4号和3号坦克,此外还有131辆最新的虎式和200辆黑豹。1000辆豹1无疑让德军获得了划时代的升级。虽然让T-34\85上库尔斯克也是犯规。这种力量可不能以1V1的坦克战思维来看,西德当年总共也就装备了2400多辆豹1,历史生产总数为4700辆,加上其它国家的数量,豹1总共生产了7000辆,它们是德国这“铁幕边缘”一线阵地上抵敌苏联的绝对力量,装备了荷兰、丹麦、加拿大、比利时等好几个国家,如果豹1真那么菜,它也不会成为北约如此普及的武器了。假设库尔斯克战场上的德军真的有1000辆豹1,那么它们无疑可以将德军的3、4号坦克撇除,直接运用这批豹1进入闪电战,豹1的机动性将可以良好的完成这项任务。但指望它们能在闪击战中获得高战绩不现实,最好的作用还是放在侧翼进行钳形夹击,并灵活的机动歼灭苏军装甲,如此1:10的战绩很容易达到。
为什么感觉古人被箭射中很容易丧命
大概你在电视或电影看到这样的情节,误认为重箭大都会死亡。可以分析一下,箭头分为毒箭和普通箭头,一般用于或对付重要人物,会使用毒箭,无论射重任何部分,如果没有解毒药物或解毒不及时,大概必死无疑;如果大部队作战,一般使用普通箭枝,杀伤敌人靠增加射箭密度来消灭对方有生力量,普通箭枝射重要害部位基本上会毙命,射重四肢,一般不会死掉,不过在战争环境中得不到及时救治,感染致死的可能性较多。
命运二守护者有谁
前线的大师-猎人:枪法如神,刀锋夺命,猎人在战场上猎杀目标。他们头脑灵活,在战斗中毫不留情。为了追求着最丰厚的回报,甘愿承担最大的风险。重甲的战争机器-泰坦:不会被任何力量撼动的中流砥柱,泰坦掩护盟友,向前推动战线直至将全部敌人彻底消灭。奥术力量的操纵者-术士:光能的学者和战士。术士掌握的致命秘密就是他们的武器。在战场上,即便是真实本身也会被这些秘密粉碎。
战列舰与战列巡洋舰有何区别
FBI warning:前方长文预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武器的命名不仅和武器自身的形态和特征有关系,更和这款武器在该国作战中所扮演的角色息息相关。例如我国在1950年代引进仿制AKM/AK-47突击步枪时,基于当时的作战思想和作战理念,我军最初将其作为步兵班组的近距离火力支援武器,而非是人手一支的标配步枪使用。换句话说,仿自AKM/AK-47的56式扮演的,是原本在步兵班组中仅装备2支的50式(波波沙41)或是波波沙43式的角色。因此即便56式具备了一支突击步枪所需的全部特征,但其在我军的命名体系中却一直被称为。同样地,虽然同样被命名为战列巡洋舰,但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国情、不同的作战理念,因此在不同的国家里,战列巡洋舰这一舰种的形态也是各有差异的。在战列巡洋舰诞生之前——19世纪末的装甲巡洋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帝国主义海军大国或多或少在全球各地拥有属于自己的殖民地以及海外利益,而海军自然是维护这些海外利益的最佳工具。维护海外殖民地的利益,意味着遂行这种任务的舰船要有良好的航速和续航性能,以从本土或是海外基地迅速开进至殖民地。而由于在殖民地往往不会发生高强度的战争,舰船的火力和装甲防护反而是次要的。↑在铁甲舰和前无畏舰时代,战列舰是名副其实的海上堡垒,但航速却也慢得吓人。在这个时代,绝大部分战列舰都只有不超过15节的极速,而且在长期出海、蒸汽锅炉得不到良好维护时,战列舰主机的运行效率就会急剧下降,只能以几节的航速缓慢爬行。这不仅影响当时战列舰的战术机动性,更让它们不可能有很好的长距离机动性能。换句话说,战列舰并不适合干保卫殖民地利益这种脏活累活,它们只是大国间舰队决战的压轴选手。图为英国柯林斯伍德号铁甲舰,摄于1882年,可见其上层建筑上高耸的烟囱。↑而此时的巡洋舰,就是为保护大国海外利益而打造的、强化机动性和续航力的中型水面作战舰艇。它们的吨位只有同时期战列舰的1/2到1/3,而且它们的装甲普遍非常薄弱,甚至不能抵御敌方巡洋舰上152mm速射炮的攻击。但这时的很多巡洋舰已经拥有20节的最大航速,而且在12-15节的经济航速下,能开出高达7000海里(13000km)的最大航程。图中是英国力量号(HMS Powerful)巡洋舰,可见其有多达四根大型烟囱。事实上,其舰体长度的近一半都被动力系统占据,虽然因此牺牲了防护能力和火力,但也获得了比同时期战列舰好得多的机动性能。↑而且在这一时期,巡洋舰也显现出了其自身在战术上的使用价值。如在甲午黄海海战中,大清的定远、镇远二舰虽然船坚炮利,但由于其蒸汽锅炉年久失修,只能艰难地维持不到9节速度。整个北洋舰队也只得伴随两艘主力舰,以较低的航速向前推进。反之,日军吉野号巡洋舰率领的第一游击队中,最慢的浪速号和高千穗号都能保持18节航速。正是由于在航速上的绝对优势,1894年9月15日12时50分左右,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才得以在距北洋水师5000米处即向左转弯,航向北洋水师右翼,从而打乱了北洋水师的阵型,为联合舰队本队的转进作战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也就是说,这一时代的巡洋舰,不仅能够从各列强本土长途奔袭到其海外殖民地,也可以在战场上遂行灵活性较高的迂回、包抄任务。但只可惜,它们的火力和防护都差强人意。既生瑜何生亮——最早的战列巡洋舰但在1890年代中叶,随着表面渗碳硬化装甲的普及,舰用装甲钢的质量得到了飞跃性的提升。经过表面硬化处理的装甲钢,防护水平相当于其自身厚度约140%-170%的传统熟铁装甲。因此在1890年代新建的巡洋舰,在装甲总重量与前代巡洋舰差异不大的情况下,获得了好得多的防护水平。至少它们采用102-152mm表面硬化装甲的主装甲带,足以抵御当时巡洋舰上152mm速射炮和战列舰副炮的射击了。↑正是因为装甲技术的革新,使得巡洋舰真正成为了能够独当一面,甚至能与笨拙的战列舰相抗衡的舰种。这一下子打破了当时海战战场的平衡,也引起了各国海军高层的反思,从而激起了各大海军强国对于一种能够压制巡洋舰的新舰种的探索。在这里,我们选取一段英国海军上将费舍尔(John Fisher)于1904年10月20日写给海军大臣塞尔伯恩的信件,管中窥豹,感受一下新型装甲巡洋舰对当时的海军作战思想产生了多大的震撼:Of what use is a battle fleet to a country called (A) at war with a country called (B) possessing no battleships, but having fast armoured cruisers and clouds of fast torpedo craft? What damage would (A's) battleships do to (B)? Would (B) wish for a few battleships or for more armoured cruisers? Would not (A) willingly exchange a few battleships for more fast armoured cruisers? In such a case, neither side wanting battleships is presumptive evidence that they are not of much value.这段话的大意是:假设A国海军装备的是传统的战列舰,而B国装备的是大量的装甲巡洋舰和更加海量的鱼雷艇。那么试问在大洋决战之中,A国笨拙的战列舰能耐B国敏捷的巡洋舰几何?试问A国是否希望以更少数量的战列舰来迎击B国具有绝对数量优势的巡洋舰队?(这里说的是巡洋舰的造价相对低廉)这样看来,如果给A国一个把自己手里头的几艘战列舰换成更加机动灵活的巡洋舰的机会,他们一定不会拒绝的。换句话说,双方想要巡洋舰而都不想要战列舰的心理,就是今天的战列舰已经落后于时代的一个鲜明证据。↑根据费舍尔的主张,不仅战列舰自身亟需革命性的改进,海军更需要一种火力、装甲能够压倒现有巡洋舰,机动性却能保持现有巡洋舰水平的新舰种,他将其称为“战列巡洋舰”。在1904年末,费舍尔提出建造下一代战列巡洋舰的构想,这种舰船应装备与下一代无畏级战列舰相同的12英寸主炮,以取得对敌方巡洋舰的绝对火力优势。这就意味着,这种“战列巡洋舰”在设计之初,就有良好的机动性能和续航力,是能够遂行巡洋舰维护海外殖民地利益的任务的。但在与巡洋舰交战时,这种“战列巡洋舰”在攻防指标上又都具有压倒性优势。即便是与战列舰交锋,它在火力上也不会落于下风。↑当然,随着1906年无畏号战列舰(HMS Dreadnought)的大获成功,战列舰发展史翻开了新的一页。自此,战列舰的形态也获得了革命性的进步,保住了它作为第一主力舰种的地位。图为无畏号战列舰,摄于其服役之初的1907年。↑同时,费舍尔海军上将所主张的“战列巡洋舰”的概念也在同年得到落实:1906年4月2日,也就是无畏号战列舰服役的同年,世界上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战列巡洋舰无敌号(HMS Invincible)在英国阿姆斯特朗造船厂开工。1909年5月20日,该舰正式进入皇家海军服役。值得一提的是,无敌级在设计时大量参考了无畏级战列舰的设计和建造经验。图为无敌号战列巡洋舰,摄于1911年。无敌号战列巡洋舰长172.8m,宽23.9m,标准排水量17530吨,装4座双联装12英寸(305mm)舰炮。舷侧主装甲带厚102-152mm,指挥塔等关键部位的装甲厚度也不超过254mm。她装有4座蒸汽轮机和多达31座高压蒸汽锅炉,总动力输出达到了惊人的4.1万马力。也正因如此,该舰的最大速度达到了25节。与之相比,无畏号战列舰长160.6m,宽25m,标准排水量18410吨,装5座和无敌级同型号的12英寸主炮。舷侧主装甲带厚102-279mm,指挥塔等关键部位的装甲最厚达305mm。但在动力系统方面,无畏级只有2座蒸汽轮机和18座锅炉,总动力输出仅有1.7万马力,最大航速也只有19节。而且值得一提的是,二者的造价非常接近:无畏级首舰造价为1,785,683英镑,而无敌级首舰为1,635,739英镑(1905年物价),二者只相差不到10%。↑这样看来,无敌级战列巡洋舰的体量和无畏级战列舰大致相当,火力也不相上下。但二者在吨位的分配策略上有着显著的不同:无敌级战列巡洋舰的主机出力是无畏级战列舰的2.41倍,机动性能要好上一个层次。不过在装甲方面,无畏级的装甲能够防御同时期战列舰10-12英寸火炮的射击,但无敌级战列巡洋舰的装甲就只能防御同时期巡洋舰6-8英寸火炮的射击。这也就意味着,在遭遇敌方战列舰的时候,无敌级战列巡洋舰的装甲是扛不住的。但它能够依靠更强大的机动性,尽可能回避敌方战列舰的攻击。英系战巡:皮薄馅大的海上轻骑兵↑其实这篇文章写到这里,已经把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的差异、乃至是战列巡洋舰自身的发展背景都介绍得七七八八了,算是可以结束了。但小编觉得,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算了,还是把好人做到底,做一个良心小编吧。↑事实上,英国人研制战列巡洋舰的基本思路和原则从1905年以来就从未改变过:英国人的战巡从用途上看,本质上都是装有战列舰火力的超大号巡洋舰,而不是削弱防护强化机动性的战列舰。换句话说,他们的本职工作并不是与敌方主力舰进行你死我活的决死炮战,而是好像一艘真正的巡洋舰一样,四处奔波、为舰队提供外围侦察护卫、在作战中带队进行高速迂回包抄。图为英国最后的战列巡洋舰胡德号(HMS Hood),摄于1931年。↑但俗话说得好,人算不如天算。既然根据费舍尔上将提出的概念,英系战巡实质上就是强化火力的放大版巡洋舰,那么在大洋海战中,战列巡洋舰也就应该像前文写到的日军吉野号巡洋舰一样,担任带领己方巡洋舰队迂回包抄敌方主力舰队、逆转战局的重任。但在一战时,战列舰主炮已经开始普及陀螺仪射击稳定装置,命中率和射速早已经不是黄海海战时的战列舰所能相比的了。换句话说,一战时的战列巡洋舰在遂行迂回包抄任务时,特别是在和敌方主力舰队短兵相接时,很容易被对方炮火命中,几乎不可能有全身而退的可能。而恰恰,装甲就是英系战巡最大的短板。↑1916年5月31日下午,日德兰海战。下午4时26分,英军玛丽女王号(HMS Queen Mary)战列巡洋舰在跟随战巡队前出进行迂回牵制时,被德军战列巡洋舰德弗林格尔号和塞德利茨号命中。一枚11英寸(280mm)炮弹贯穿了玛丽女王号的甲板装甲,先是引燃了舰桥后的副炮火药库,而后引爆了B号炮塔下的主库,紧接着整艘军舰发生了巨大的爆炸,全舰1266名官兵仅有20人生还。↑无独有偶,1941年5月24日,胡德号在丹麦海峡被俾斯麦号战列舰命中一发380mm炮弹,同样是主炮库被引燃后殉爆。胡德号迅速断为两截沉入水中,全舰1421人仅3人幸存。可以说,原汁原味的英式战巡过度弱化了其防护力,使得其在面对敌方主力舰时显得格外脆弱,屡屡上演舰船殉爆全员阵亡的惨剧,那么这种牺牲防护以获得机动的策略,显然是得不偿失的。而且更加重要的是,一战时战列巡洋舰的造价与战列舰已经并驾齐驱,在实战中的生存能力却差了一大截,从经济层面上看也是一个性价比不高的舰种。而且实战经历表明,战列巡洋舰也并不能很好地胜任保护海外殖民地这种脏活累活,有的时候维护使用起来比战列舰还要精贵。↑正因如此,在日德兰海战后,就连英国也放慢了建造新型战列巡洋舰的脚步。1916年9月1日,也就是日德兰海战4个月后,胡德号战列巡洋舰开工。1917年3月,3艘胡德级的建造计划被取消,首舰胡德号继续开工。1920年5月5日,胡德号完工,她是英国最后一艘完工的战列巡洋舰,却又以一种充满争议的“轰轰烈烈”地结束了一生。她曾经是皇家海军的骄傲,却为英式战巡这一舰种奏响了挽歌。德系战巡:生存至上如果说英式战巡实际上是强化火力弱化防御的超大号巡洋舰,德系战巡就更像是火力缩水强化机动的小号战列舰。当然,这和德国所面临的具体作战环境是息息相关的。↑1914年,在英国向德国宣战的两周前,英国在斯皮尔海得(Spithead)举行了一次声势浩大的阅舰式。在此次阅舰式中,共有多达60艘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参加,其他军舰更是不计其数。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阅兵式还仅仅只是英国部署在本土的舰队,其地中海舰队、远东舰队的军舰都没有参演。德国海军在当时虽然也有相当规模,但毕竟德国的作战重心主要还是聚焦在欧陆战场上,其海军实力是无论如何不可能与英国相提并论的。也正因如此,德国海军的舰船都格外强调舰艇在战场上的生存性能,以期在实战中尽可能减少舰艇的损失。与英国早期战列巡洋舰以敌方巡洋舰为作战对象有所不同,德国海军的战列巡洋舰一开始就确定了与对方同级别战舰相抗衡的作战目的。因此德军的战列巡洋舰虽然拥有较高的航速,但依旧保有着与战列舰不相上下的装甲防护,但随之牺牲的就是火力了。↑德国战列巡洋舰的发展比英国略晚一点:1908年3月25日,德国的第一艘战列巡洋舰冯·德·坦恩(SMS Von der Tann)号在汉堡的布洛姆·福斯造船厂开工,1910年9月10日,该舰进入德国海军公海舰队服役。该级舰长171.6m,宽26.6m,标准排水量19370吨,装四座双联装11英寸(280mm)主炮。该级舰的动力系统为18座锅炉和两座蒸汽轮机(这也是德国首艘装有蒸汽轮机的大型军舰),总动力输出高达42000马力,最大航速也因此达到了24.8节。装甲防护方面,该级舰的舷侧装甲带也有250mm厚,比英国战列巡洋舰102-152mm的舷侧装甲可要结实的多了。在1912年,该舰还进行了现代化改装,尤其是对动力系统进行了大改,改装后的总动力输出高达79000马力,最大航速也一下子飙升到了一般战列舰望尘莫及的27.4节。由此可见,德系战巡披着战列舰的装甲、巡洋舰的航速,但主炮要比英国同时期的战巡要小两个号。不过德系战巡的设计,在实战中的确也显现出超强的生存能力,上演了一出出“船坚强”的经典战例。从某种意义上说,德系战巡注重防护的设计理念比英系战巡炮舰的思路更胜一筹。↑日德兰海战中,德军塞德里茨号战列巡洋舰被命中8枚15英寸炮弹、6枚13.5英寸炮弹、8枚12英寸炮弹和一条鱼雷(她自己的主炮只有11英寸口径)。塞舰的上层建筑几乎被夷平,五座主炮塔全毁,舰首进水5300吨(其自身满载排水量一共才28500吨),但她的动力系统一息尚存。于是幸存的官兵凭借着超人的战斗精神和熟练的操作,硬是把千疮百孔的战舰开回了港口,避免了像前文所写英军玛丽女王号和胡德号战列巡洋舰那样舰毁人亡的殉爆惨剧。在这里多说几句,无论是一战的德系战巡,还是时间进入1930年代后服役的德意志级装甲舰、后来的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俾斯麦级战列舰,都遵循着十分类似的设计思路。↑实际上,俾斯麦的体量只比衣阿华、大和小了15-20%,俾斯麦的防护并不差,航速也不会落于下风。但是她的381mm主炮却比后者的406mm、460mm弱了不少。原因和前文所述的是一样的:德式战舰,生存至上。上图从左到右分别是俾斯麦级、衣阿华级、大和级。不过二战德国的大型水面作战舰只遂行的多是单舰或是双舰突出公海,对敌方海上运输线进行袭扰的破交作战。但这些显眼又昂贵的大型战舰往往很容易被发现,从而遭到英国占绝对优势的海空兵力的围追。三条德意志、两条沙恩、两条俾斯麦都是因寡不敌众,葬送在英国优势海空军兵力的围殴下的。每损失一条这样的大型水面作战舰艇,对当时的德国海军都是伤筋动骨的打击。↑与之相比,二战时期的大部分德国潜艇都只有几百吨排水量,建造成本低、数量大,且易于维护和隐蔽,即便有数十上百艘潜艇被击沉,也能得到迅速的兵力补充。因此在二战后期,德国海军的资源全面向潜艇倾斜,在俾斯麦二号舰提尔皮茨号入役后,就再没有新造过大型水面舰只了。美系战巡:昙花一现美国人的确在一战后曾经尝试过制造与英系战巡类似的战列巡洋舰,但由于1922年海军条约和1930年伦敦海军条约的限制,美国人在二战前的战巡计划都先后搁浅了。↑二战前夕,美国海军认为现有的重巡洋舰在与德军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和未来可能出现的日本重巡洋舰对垒时,将会落入下风。因此,美国人在1938年左右就开始计划一级能够压制敌方重巡洋舰,但又比战列舰小和便宜的作战舰艇。1941年12月17日,即珍珠港突袭发生的10天后,第一艘阿拉斯加级大型巡洋舰(USS Alaska CB-1)在新港造船厂开工。↑阿拉斯加级虽被冠以战列巡洋舰之名,但实际上是一艘重巡洋舰领舰,即作为指挥舰率领己方巡洋舰进行作战,用以压制敌方的巡洋舰。阿拉斯加级的排水量高达34000吨,和二战前的一些战列舰已经不相上下。它拥有重巡洋舰的机动性,装甲也是针对防御日军重巡洋舰203mm主炮而设计的。↑阿拉斯加级舷侧核心装甲带厚230mm,并向舰艇首尾两侧递减至130mm,其甲板装甲的厚度则在92-102mm之间,指挥塔等关键部位的厚度超过254mm。在较远距离上,阿拉斯加的主装甲带难以被重巡主炮击穿;而即便是在很近的距离上,阿拉斯加的指挥塔、炮塔正面等关键部位也能保证不被敌方重巡击穿。但阿拉斯加级的造价比巴尔的摩级重巡洋舰高出近一倍,相当于衣阿华级战列舰造价的70%。然而这么贵这么大的一款军舰,却不如重巡灵活,没有战列舰的坚甲重炮。有限的用途,昂贵的耗费,决定了阿拉斯加级在战后迅速退役的命运,它注定是一种在特定条件下诞生的带有很强实验性色彩、昙花一现的军舰。也正因如此,阿拉斯加级是第一级也是最后一级真正建造出来的美系战巡。更加贴切地说,阿拉斯加级的设计理念和前文介绍的英、德战巡都不相同,它是一级超大号的重巡洋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