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最突出的几个和门人
1、颜渊,名回,字子渊2113。春秋末期鲁国人5261。生于鲁昭公二十一年(4102公元前1653521年,周景王二十四年),卒于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周敬王三十九年)。在孔门中,颜回最称高足,其品德与学业均翘居群首,是孔子多次赞许的。在《论语》中有六处孔子赞扬颜渊的句子。这在孔门和《论语》中也只有颜回一人了。颜渊死时,孔子是悲恸欲绝。颜渊勤奋好学,不为生活艰苦所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尽管颜渊没有著述传世,但他以其习行与品德,为后世儒者树立了一个光辉的典范。2、冉伯牛(生卒年不详)姓冉,名耕。字伯牛。春秋末年鲁国人。出身""家族。孔子中以德行著称者之一。孔子任鲁国司寇时,任中都宰。孔子在总结其学生特长时,把他列为德行优秀者之列。孟子在评论孔门时则把他列为德行的首位,可见其在仁德修养方面有突出成就。他能注意平日的接人待物之礼节,受到称赞,《尸子》中记载孔子在接人待物方面经常请他来侍奉和帮助。他为人端庄正派,孟子认为他的行为大体与孔子相似;王充则认为他的德才达到了称圣的程度。班固和王充则认为他是行善而遭恶疾的典型,可见他的德行对后世影响之深远。历代官府对他都很尊崇。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72)东巡,祀孔子时以他为配。唐玄宗开元八年(720)列为"十哲"之一,配享孔子;二十七年(739)赠"□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追封"东平公";度宗咸淳三年(1267)改封为"□公",从祀孔子。3、季路:即子路,姓仲,名由,春秋时儒者。鲁国卞人。(今山东泗水)孔丘。性爽直勇敢。喜闻过,事亲至孝。初仕鲁,后事卫。孔丘任鲁国司寇时,他任季孙氏的宰。后任卫大夫孔悝的宰,在贵族内亡工中被杀。4、贡(前520~?),姓端木,名赐,春秋时卫国人。在孔子七十二门徒中,是最富有的。他在曹鲁之间做买卖,发了大财。他“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司马迁感慨地说:“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
宋代的新儒学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宋代,不管是北宋还是南宋,都一直处在外族的军事威胁之下。他们一味对外送礼、求和、妥协,比起我国历史上的其他统一王朝,都表现得特别软弱。而对内,用理学家朱熹的话讲,是"历代苛剥之法,本朝皆备。"由于这些情况,社会阶级矛盾日益尖锐,以农民为主体的反抗斗争此伏彼起。宋朝统治集团为了加强思想统治,编制了一套新的哲理,这就是宋代理学。
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道家思想形成的新儒学。宋代的主要理学家,北宋有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南宋有朱熹和陆九渊。
周敦颐是理学的倡导者。他认为仁义道德和人性都是由“太极"和阴阳五行生出来的,是天生就有的。"三纲五常"等封建秩序是天经地义、神圣不可侵犯的。他提出"主静“原则,要人们“无欲"、“寂然不动"。他的学生程颢、程颐也是理学的奠基人。他们共同建立起一套比较系统的理学体系。他们把“理"或“天理"看作是宇宙的根源,是一切事物的基础。认为人和物、自然和社会的一切都是从理而来,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因此君臣、父子、夫妇之道都是不可违背的,是万古长存的天理,违背了就是伤天害理。
北宋另一位理学创始人张载,则认为气的凝聚形成万物,气的消散万物消灭。事物变化的规律就是“理",离开事物本身的变化,就无所谓“理"。他认为人的道德品质是永恒不变的“天性",主张把人生成以后所取得的“气质之性",返回到先天的“天地之性"。
南宋的朱熹继承二程学说,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朱熹认为,“理"不仅包括自然现象,也包括社会现象,三纲五常是先天就有的。“存天理,去人欲"是永恒不变的真理。陆九渊则提出了“心即理"的命题,主张“明本心"“知礼义",把伦理道德说成是人所固有的“本心"。
简单说什么是意识形态
举个例子:你认为豆腐脑是咸的还是甜的,就是一种意识形态的简单体现。认为咸豆腐脑是王道的是一种,该派认为甜豆腐脑的是异端;同样,甜豆腐脑也认为自己才是正统,咸豆腐脑是。你看,简单来说,这两种价值观念,这就是两种意识形态。当然意识形态包含的内容更广光泛更高大上一些,阶级属性、思想观念、政治体制、路线方针等等,这些都是
孔子杀少正卯的动机是什么
公元前四九八年,孔子担任鲁国司寇兼代理丞相,他上台不久,就利用职权,杀了革新派人士、法家的先驱少正卯。
孔子杀少正卯说明了什么?孔子为什么杀少正卯?我们分析春秋末期儒、法斗争的状况,才能了解这个问题的实质。
(孔子)
春秋末期,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急剧变革的时期。
由于奴隶反抗奴隶主斗争的不断持续,新兴封建势力的兴起,奴隶制正在崩溃,出现了孔子眼中的“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的局面。
公元前五九四年,鲁国实行了“初税亩”,即向私田征税,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承认了新兴封建势力的经济地位。
有些国家开始落在新兴封建势力手中。在这个历史发展的趋势面前,奴隶主阶级并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孔子反对新兴封建势力的任何改革措施,说“初税亩非礼也。”。
在孔子看来,按田亩征税,承认封建土地私有制,这是违反了“周礼”。
(孔子讲学)
当时法家先驱者们的主张和孔子是相反的。郑国的邓析,晋国的范宣子等人,主张实行同孔子完全对立的政治路线。
他们提出了“法治”思想,反对孔子的“礼治”思想,主张用“法治”代替“礼治”,也就是用地主阶级代替奴隶主阶级。
在鲁国,少正卯也是主张这条政治路线的。
他和孔子同时讲学,唱对台戏。孔子的学生几次被少正卯吸引过去,造成“三盈三虚”的局面。
因此,对少正卯,孔夫子是很不爽的,是仇视的。一旦孔子掌权,就会残酷,杀死政敌少正卯。
孔子加给少正卯的五条罪状,完全可以看出他的思想根源。
孔子为杀少正卯的自我辩护是:“人有恶者五: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辟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醜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得免于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兼有之。”。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五条罪状。
(少正卯讲学)
第一条“心达而险”这是说:少正卯的思想“达”、“险”。“达”在当时是“显达”、“仕进”的意思,就是要做官;“险”,就是“损人逐利”。
“心达而险”,是说少正卯想要掌握,倾覆当时的奴隶制。
这和孔子坚持奴隶制的立场,是针锋相对的。
第二条“行辟而坚”是说:少正卯的行动是坚持“辟”的。“辟”的含义就是“刑”、“法”,当时称“刑辟”。
在奴隶制下,奴隶主贵族可以不受限制地任意生杀、掠夺,他们却将这叫作“礼治”。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希望定出法律来限制奴隶主的特权,保障他们自己的利益,所以他们主张“法治”。
“礼治”和“法治”的斗争,就是奴隶主阶级和新兴封建地主阶级之间的斗争。“行辟而坚”和孔子推行维护“礼治”的政治主张,是背道而驰的。
(少正卯剧照)
第三条“言伪而辩”是说少正卯的言论是为封建地主阶级辩护的。
少正卯的言论属于被、被剥削阶级的“伪言”。这和孔子挂在嘴边的“仁”是根本对立的。
第四条“记醜而博”是说:少正卯阐述的是“醜”的思想。这个“醜”字,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对立、变革。
因此,“记醜而博”是说少正卯在他的著述中,用大量材料,阐述变革的思想。这和老夫子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复古主义思想,是截然相反的。
第五条“顺非而泽”是说少正卯是顺着“非”,并且把它加以加工、提高。
这个“非”和“诽”相通,实质上就是“庶人议政”,是少正卯支持那些批判、反对奴隶制的言论。
少正卯反对“礼治”,主张“法治”,在奴隶主阶级看来,是大逆不道,是严重的犯罪行为,非杀不可。
孔子一直认为少正卯到处煽动群众,“言谈足以饰邪营众”,如果让他这样搞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他们之间的斗争,是新兴封建势力和奴隶主阶级之间的斗争,也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与法家的斗争。
儒法斗争的结局最终是法家取得胜利,的社会没有倒退到奴隶社会,而是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孔子非常憎恶一切无视“周礼”的人,少正卯正是这样一个“佞人”。
孔子杀少正卯是因为少正卯所的“法治”思想危及到了奴隶主阶级的统治,而并不是两个人有什么私人恩怨,或者是少正卯抢了老夫子的风头,更不是少正卯干了多少放火的坏事。
参考资料:《荀子·宥坐》、《说苑》、 《礼记·王制·疏》
歪眼小史工作室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