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上,“小饭桌”相关话题有1.7亿播放量。话题下,不乏成年人“混进”小饭桌与小学生“拼饭”地分享。此外,“成人小饭桌”话题播放量也有1257.5万次。在小红书上搜索“成人小饭桌”,不仅可以看到大量记录“成人小饭桌”经营情况的笔记,甚至还能找到详细的创业“计划书”。燃次元发现,在相关帖子的评论区内,不少网友留言咨询价位和配送范围。
小饭桌一般有每餐三四个菜一汤的标准,每天还会变换菜式,注重荤素搭配、少油少盐、营养均衡,让人吃得放心。更重要的是,这里的报价通常比较“良心”。相较于其他选项,小饭桌也许不是最好吃的,也不一定最便宜,但性价比特别高,在营养均衡度、卫生情况和价格方面都比较“能打”。所以,越来越多职场人选择“另辟蹊径”,投向小饭桌的怀抱。
“工作日单餐成人四菜一汤450/月,学生550元/月。”一家同时接收成人和学生的小饭桌表示,由于成人不需要托管,价格反而更便宜一些。也有网友表示,由于自己吃太多,还被小饭桌涨了价。“因为成人和学生食量和需求不同,价格都需要跟小饭桌重谈。”不过,并非所有学生小饭桌都欢迎“大朋友”加入。有网友称,自己看中了家附近的一家小饭桌,但在询问时惨遭老板娘拒绝。
“说是之前有过几个大人,但是太挑三拣四,一会儿鱼不吃,一会儿鸡不吃,一会儿这个菜让多放点盐,一会儿那个说水果不上档次,折腾得老板都不想开店了。”事实上,“成人小饭桌”的经营模式并非新事物,“家庭共享厨房”这一概念早在2014年就已经被提出,并一度引发互联网从业者们的创业热潮,先后涌现出“回家吃饭”“妈妈的菜”“小e管饭”“觅食”“丫米厨房”等大量O2O共享厨房品牌,受到资本的青睐。
其中,成立于2014年的“回家吃饭”,曾被称为餐饮界的“滴滴”。数据显示,在该项目成立的两年内,总共完成五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知名天使投资人王刚、金沙创投和今日资本等。中国青年报曾报道,截止2017年“回家吃饭”注册用户约为350万人,拥有“家厨”供应商4万人,覆盖了北上广深等多个城市。
市场的需求也引发了O2O共享厨房平台之间的补贴之战。据报道,在融得200万元的天使轮资金后,“阿姨厨房”App于2013年7月上线。好评如潮的同时也“特别烧钱”。除订餐补贴外,还自建物流、花钱雇专业厨师来解决阿姨们出餐效率低等问题。但在运营了9个月,烧掉了400万元后,“阿姨厨房”App停止运作。
与此同时,由于家厨共享模式对餐饮制作过程缺乏监督,共享厨房品牌的食品安全问题和产能也遭到外界质疑。不时有消费者曝出在饭菜里吃出异物以及吃完拉肚子等情况,还有不少消费者表示“无法按时拿到订餐”等,媒体也多次曝光其饭菜制作环境脏乱差等问题。产量不稳定,食品安全得不到保证,因不停烧钱又随时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再加上政策监管的“靴子”落地,曾一路狂奔的共享厨房品牌最终黯然离场。
许多平台纷纷关门倒闭,为数不多存活下来的企业要么转型线下,要么调整了商业模式。如果是以盈利为目的,对外开展经营活动,且已经涉足餐饮行业,根据《食品安全法》和《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从事餐饮服务活动,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因此,‘成人小饭桌’在没有取得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可能涉嫌非法经营。除了不具备相关资质以外,可能还面临消防安全不达标,或者其他食品安全问题。
点击收藏本站,随时了解时事热点、娱乐咨询、游戏攻略等更多精彩文章。